“有无为众妙之门,节众而和,妙哉妙哉,反正我时间多的是,这话可以再长点说,哈哈哈哈!”道忧大笑着说道。
“非也,非也,有无为时序,阴阳相对,中庸为上下四方无限之寰宇!”王虚说着感觉怎么像是坦叔的相对论,不觉大笑了起来。
“我只知儒教有三义,曰道,曰心,曰理,中庸之义亦不出此三者,今日听王虚兄说来,倒是叫我茅塞顿开啊!”道忧说道。
“哦,能和我说说儒教的事吗?”王虚问道。
“儒教之前只有儒学,曾经有一群好儒的修者自发的组织在一起便有了后来的儒教,儒教奉三皇尊五帝,供先圣习礼仪,守盛世保太平……”道忧一说起儒教来就滔滔不绝,王虚忙以下一个问题打断了他。
“我听说三纲五常,这三义又是为何?”王虚说道。
“三义是本教的教义,一切儒之学问皆是以教义为基础的,因有三义故又立三宗,道宗,心宗和理宗,我便是道宗弟子!”道忧说道。
“这么说来儒教的中庸便是这三义了?”王虚问道。
“正是,道宗之中庸便是道,心宗之中庸便是心,理宗的中庸便是理!”道忧说道。
“这么说来,中庸如思,有物方就!”王虚说道。
“也可以这么说吧!”道忧说道。
两人保持着静默,似是都在吸收消化从对方那里的收获,良久之后。
“我该回师门了,等改天向你引见另两个宗门的师兄弟,你一定会喜欢他们的!”道忧说道。
“那我就静候佳音了!”王虚说道。
两人也并未做过多的客套,道忧踏上飞剑便破空而去,王虚默默的看着道忧的背影一直消失在视线的尽头。
左右无事,王虚也回到了自己的洞府。
洞府里升了火,空间不大,只有内室、外室和露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