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8K看书 > 玄幻小说 > 上海繁华 > 第51章 苏州一行

第51章 苏州一行(2 / 3)

这家评弹博物馆,重点记录和展示苏州评弹历史发展全貌,各代著名评弹艺人及流派表演特色和文史资料等,还利用高科技手段体现评弹艺术的历史演出场景和行业习俗。因此能在博物馆的各处看到评弹艺术的身影,像迎宾的小二像、墙面上挂的评弹艺术家的木牌、还有随处可见的六角宫灯等等。

博物馆后院是书场,台上说学弹唱,台下人边喝茶边听戏,别有一番风味。等到时间,王一元和康宁赶紧进去找了个座位坐下。

戏台上没有音响,没有灯光。先是一个人的节目,清唱一首《茉莉花》。一个身材纤纤的苏州女子,怀抱琵琶,款款走上戏台上落坐,就像一片香樟树叶,轻轻地就落在了台上。她不怯不等,手指在琵琶的弦子上一晃动,美妙的音符就像细水,瞬间流满了书场。

过后,换成了一男一女两个人的弹唱表演。通过报幕,王一元知道接下来是经典评弹剧目《杜十娘》和《玉蜻蜓》。

王一元却从不曾听到这样抑扬顿挫、春蚕吐丝、和风细雨般的歌唱,他感觉自己都痴了。尤其是那三弦琵琶的,悠扬的丝弦声,和清丽委婉的吴语软侬的唱腔,总觉得透过历史,仿佛穿越回到了旧时光,时间都倒流了。王一元好像觉得自己整个人都开始荡漾起来,甚至于曲终人远,他都还在苏州评弹里面不肯出来。

三个曲目结束,已经过了中午。散了场,大家都往外走。

真是骨头都听酥了。在上海听评弹真的没有这里味道好的。喝着苏州的碧螺春茶听着这清音雅乐般的评弹来,真是不知有多少的惬意哟!康宁还沉浸在刚才评弹的意境里。她边走边问王一元,你能听得懂吗?

王一元实话实说,除了一首《茉莉花》,其余的歌词都没有听懂。但他还是诚恳的说道,不过,即使是这样,我还是爱听,且越听越觉得想听。后来想想,这就像听一首好听的英文歌曲,或者可以从头到尾听不懂一句歌词,但那旋律,就已经让人如痴如醉,有这,就足够了。

王一元心意犹远的说道,尤其是那首脍炙人口的《茉莉花》,以前听过那么多普通话版的演唱而百听不厌,今天,那个苏州女人用吴语“评弹”,我是真的听到天簌之音了,并且一旦走进去便恍如不知来路。

康宁笑了,嘲笑道,真没想到,你这粗人竟然还能讲出来几分意境的话出来,难得的。评弹是濡湿的,会滴到人心间的。这些,你晓得的吧。

王一元早饭就本没来得及吃,这会早已是饥肠辘辘。他说道,要不我们先暂时放下这些高雅,找地方去吃饭?

康宁嘟嘟嘴,说道,我要吃苏州的汤面。有句老话说,苏州人被两样东西被绊住了脚步,一是评弹,还有就是苏州的面。我今天也要吃苏州的面。

出来博物馆,刚好不远处就有一家琼琳阁面庄。这是一家苏州很有名的面馆。排了好久的对,王一元要了一客响油鳝糊,配上一碗阳春面,康宁点了一份葱油面和醇香肉排。

康宁的葱油面,看上去葱油味十足,稍微一拌,每根面条上都裹上了满满的葱油,油香四溢。醇香肉排浓油赤酱,看起来非常诱人!康宁轻轻地咬上一口,肉排是甜咸口的,甜而不腻,十分入味,瘦而不柴,搭配上葱油面,荤荤素素,鲜甜咸香尽收其中。

在上海也有苏州汤面的,沧浪亭我也算是从小吃到大的了,但今天吃的味道却又有很大不同的。康宁忍不住不停的砸吧着嘴唇,说道,考究的苏州面馆,汤面和浇头都是分开点的。韧性十足的面条,丰富的浇头,这才是一碗正宗的苏式汤面。只我吃的这一份葱油面,就己经足够体会出苏帮菜的精髓的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锁帝翎 斗破从掠夺系统开始 重生成病娇心尖宠 我的高冷老婆 斗罗之唐银 巨星夫妻 神级御兽:我的宠物强无敌 从王子到神豪 和亲嫁了只忠犬 傅少的骗婚罪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