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洛又朝皇帝别一侧望去,座椅中坐着个三十六七岁的女人,身着与皇太后同样款式的袍服,只是在袍服颜色上有些许不同,头上所戴头冠款式亦相差不大,模糊看着插珠数量似乎略有不同。
方洛官职低微,坐在远处后排,瞧不大真切。
誉王坐在了太后下首,太子则坐在了皇后下首。
皇帝拉开腔,一派壮阔豪言,大抵都是些国泰民安、万事吉顺、太后托福之类的话,方洛满心只等着佳肴,哪有心思去细听那些繁琐的开场白。
至于群臣该做的,什么万寿无疆、什么寿比南山,他只管跟着身边众大臣高呼就好了,谁爱单独表现谁表现,跟他毫无关系。
盼望着,期待着,皇帝一声令下,宴会开始了。
方洛舌头灵巧地舔了下嘴唇……
几道汤羹作为开场,这些汤羹从配色到口味,都与那日在东宫喝的那道汤不在一个重量级上。
方洛正喝得津津有味,忽听得大殿上方传来太后的雍容华贵之声:“此汤虾蓉软滑,汤汁入口回味悠长,最难得的是造型甚美。”
皇帝微笑道:“太后既喜此汤,那儿子便令御膳房时常做来送与太后用以调剂口味。”
话音一顿,皇帝朗声又道:“今日乃太后寿辰,众卿可吟诵些诗文来增添意趣。既是太后喜欢此汤,不如就以此汤为题吧。”
众臣的汤上得要慢了些,待此汤送到方洛案上时,他定睛一看,果然这汤的造型做得好不精巧,绿笋做成小山状,上点一朵红萝卜花做装饰,泛绿的汤水中,几枝不知什么品种的青色菜茎浮在水面,白虾蓉丸若隐若现穿插其中。
方洛拿起汤匙,正想尝尝这虾蓉的滋味与前世火锅中的虾滑是否一致时,就听得太后道:“誉王世子,你来做首听听。”
方洛手中一顿,抬起眼皮望过去,只见宗弘昱站起身,恭敬地朝上方深鞠一躬,道:“皇祖母,弘昱不善作诗,能否允许孙儿借前人一句诗来描摹此汤?”
太后点点头,露出慈祥的笑:“自然可以。”
方洛心中哼笑:小儿子得娘心,如此推算这小儿子的儿子更得奶奶心,民间这话真是不假,要不然这么多才子在场,太后怎么就点他第一个来作,谁不知道第一个是最惹眼的。
世子宗弘昱正了身姿,轻咳一声:“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太后笑由心生:“将虾蓉比作鸟,将汤汁比作碧水,绿笋比作青山,虽是引用前人的诗句,却是十分贴切,好极好极。”
皇帝点头微笑,转向儿子道:“太子,你也来为皇祖母作句诗助兴吧?”
方洛噗嗤一笑,心道:皇帝这是见人家儿子得赞,心里不平衡,赶紧让自家儿子露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