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秦王府里其他人全然不知,这惜珍是不信的。不过秦王怎么说也是宗亲,是宋明煦的长辈,就算犯得是谋反的大罪,也不好全家都杀了。
因此宋明煦顺势就答应了他,承诺只要秦王配合,自己会酌情轻判秦王府的其他人的。
第二天早朝上,百官昨夜都得了消息秦王被留在了宫里。拥护秦王的官员担心了一晚上,生怕秦王出事自己被牵连。
其他王爷的拥趸难免有些幸灾乐祸,猜测秦王怕是不知怎么被宸王看不顺眼,今天早朝上又有好戏看了。
不过等到秦王一身麻布素衣走进太和殿,本来想看热闹的人也歇了心思,心知怕是要有大事发生了。
百官垂首默立,看到那双白色的锦靴如他们预料的那般向前迈了半步。
昨夜惜珍和宋明煦熬了半个晚上,将秦王的罪证,和他们在秦州看到的一切理清条理重新整理了一遍。
今天早朝上,惜珍将秦王的罪证陈数出来,一一摆在百官面前。
有几位依附秦王的官员已然腿软,跌坐在朝堂之上,没有一点体面可言。
惜珍说的每一条秦王都认了下来,态度别提多诚恳了。
众人心知,昨夜皇宫里陛下和宸王怕是已经将证据摆在了秦王面前,让他不得不认。如今秦王这番模样,更像是希望借坦白的态度争取宽大处理。
和兴奋少了一个竞争对手相比,其他几位王爷更多是把自己代入到了秦王身上。想到自己私下进行的那些事,为会不会也被发现而心惊。
一直以来,他们都认为陛下重用宸王,不过是为了借他的手打压他们这群王叔罢了。所以他们几人也联合在一起,希望打破对方的合作关系,方便逐一击破。
可没想到对方倒是先下了手,而且不再是像之前一样只是打压,而是要彻底的击垮。
郕王等人双手紧握成拳,如今秦王以沦为弃子,只凭他们三人合力,真的还能与皇帝和宸王有一较之力吗?
秦王的案子牵扯甚广,不是三言两句就能定案的。如今摆上朝堂不过是先给案子定个性,顺便警示其他别有用心之人。
最后,宋明煦下令,着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共同审理,于一个月内办完秦王谋反案。
下朝后,惜珍反常的没去秦王府看抄家的热闹。而是直接上马车去了邺王府,比邺王本人还早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