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带在自己的商队中,一路上还慷慨地分她水和粮食。
三日后的清晨,商队已可以从远处看出楼兰城的轮廓。
宋沅骑在骆驼上,向燕檀介绍道:“途径西域各国的关卡时,都需要上交过所,核准通过后才可放行。不知道谈姑娘可有随身携带过所?”
燕檀语塞。她的过所本在金雀那里收着,但被她同金雀一起深埋在大漠之中了。只因过所上都会写明持有者的身份,她拿着一份写明赵国公主身份的过所,不知会招来什么麻烦。
她深知自己父皇的性子。他断不敢招惹任何是非,因此这和亲遇刺定然不是赵国筹谋。
但楼兰王廷情况尚未可知,她无法确认他们是否真心想要促成和亲,她一旦暴露身份,说不定反而会有杀身之祸。
燕檀一早便打算好,要隐姓埋名地进入楼兰去探查这件事。
“我的过所一直由贴身侍女收着,”燕檀装作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当时我急于逃命,一时间没有想到取来带在身上。”
宋沅低头沉思片刻,而后眼睛一亮,道:
“我有一名侍女此次跟随我来西域。她身量与你相差不多。反正过所上只会手写些姓名、年龄、身份与面貌特征,我命她等在城外,你拿着她的过所入城,应当能够蒙混过关。”
宋沅所说果然不错。大约四个时辰后,商队的车马被准许放行,燕檀跟随着宋沅,总算得以一见自中熟知的楼兰城。
除去城东的王城和城东北的佛寺聚集之地,余下皆是民居与集市。
这里是中原通往西域诸国之门,城市繁华但有序。各色商旅车马往来熙攘,驼铃声声。商贩沿街兜售叫卖,身穿华丽衣裳的王公贵族盛着马车经过。
街道两边是一排排枝叶葳蕤、遮天蔽日的胡杨树,此时接近秋季,已是红叶漫天,繁华热闹得紧。宋沅谢绝了燕檀要为他挑选香料作为报恩的意图,只是在邸中与手下交付了这次运来的茶叶,便准备继续向西前往其他国家。
临别时宋沅对她道:“我是这条商路上的常客,若你久居于此,我们日后定然还能相见。到时可要向你讨一顿大餐。”
宋沅离开楼兰恰逢晚膳的时辰。燕
檀与她道别后,便寻了一家食肆饱餐一顿。
楼兰国人多说楼兰语,但因地处各国商道交汇之处,粟特语等语言也很是盛行,也有相当数量的人懂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