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几万酒,朱允熥这才道:“哥,真的谢谢你,若非是你,我现在肯定憋在东宫难见天日,自我出生母妃就走了,父亲很忙,几天都难见到,我自小跟着*娘长大,*娘是舅公帮我找的,印象里*娘对我极好的,听阿姐说,*娘带了我几年,我有一次跑到东宫的花园里玩,爬上假山掉到了下面的池塘,险些淹死。
吕氏便与父亲说*娘带不好我,说是要亲自帮着带我,父亲觉他养育过几个孩子了,由她带着我,与其他兄弟多亲近一下倒也是好事。
哪想到,吕氏在有人的时候对我极好,没人的时候对我很凶,我做任何事情都要被她大骂一顿,因为常见不到父亲,也很畏惧父亲,吕氏不准我把这些事情告诉父亲,说父亲若知道了就不喜欢我了,我自也不敢与父亲去说。
在吕氏身边待了几年,是我记忆中最黑暗的日子,后来到了入学的年龄,我想单独一人去住,又怕父亲不同意,先去找了阿姐,不知阿姐与父亲说了什么,总之父亲让人给我收拾了房间,又遣来了宫人。
入学之后开始碰到的先生,虽重视朱允炆,但却也不会忽略我,该教授于我的东西也都一视同仁教授与我,再到往后就碰到了黄子澄,在他口中我一无是处,对我极尽打压,让我对自己越来越失去信心。
不仅是皇爷爷,父亲不喜欢我,就连舅公他们对我也很是失望,我本以为这辈子能封个藩王平平淡淡过完一辈子就行了。
没想到,哥你回来了,是哥你让我明白了,我并没有自己想象当中的那么差,这辈子我也能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你放心,哥,你想什么就去做,我肯定会无条件支持你的。”
说起这些直达心底的情绪,让朱允熥泪流满面。
天家的尔虞我诈,朱大福也从史书上看到不少,民间家里为了锅碗瓢盆都能争的头破血流,天家的皇位岂能没有相争。
朱允熥所遇不过就是儿时对性格的打压而已,若搁其他之时丢了性命那都是正常的。
只不过,朱大福既已深入其中,自然也就不能再以看史书那种旁观者的眼光去看了。
他的深入就决定着他便不能再以旁观者的眼光去看待了,决定了他的本身之外,也事关着他这一世的血脉亲情。
他既然借着这具身子穿越过来了,那就必须负担起这具身子该承担的责任来。
不过,朱允熥所出之言意思很明显了,不管朱大福做如何选择,他都无条件支持的。
自朱元璋公布了他的身份后,所有人都与他说的是朱元璋如何,大明如何,从未有人说你想怎么就怎么,我会无条件支持你的。
朱允熥是第一个。
虽说他现在已做好决定了,但朱允熥所言却让他感受到了兄弟间所存在的那种温情。
正当朱大福就要开口之际,朱楩也端着酒碗一屁股坐在了朱大福旁边,道:“大福,来喝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