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每次见到朱大福都会喊哥,这次也不例外。
朱允熥喊了声哥,朱大福招呼着他坐下,道:“怎寻到此了?是有何事?”
朱允熥若无事来寻他的话,一般都会是在朱大福清闲的时候。
现在来这里寻朱大福,肯定是有事的。
朱允熥直截了当,道:“哥想必已经知晓了,黄子澄要随我去倭国搞教化了,我打算带着他明日就出发,玉龙书院的那些人请七叔和十八叔派人护送,路过山东的时候把他们一块拉上。”
这个主意还是朱大福给朱元璋出的,听到朱允熥说的这些自也没什么出乎意料之处,唯一所诧异的就是他意见的分量怎会如此重,每次出意见几乎能被采纳。
朱大福一直想不明白,朱元璋既然对他如此倚重,怎就从来没召见过他?
想着这些,朱大福只是愣了一下,随之便回过神来。
目前想不明白其中的缘由那也只能不想了,只要他坚信他目前所做的这些事情是正确的那就可以了。
总不能他想不明白,当前所发生的这些事情就置他所认为是正确的事情而不闻不问。
“我是知道此事,早些过去也好,当下倭国的事情并非像表面那样风平浪静,暗流涌动中能把教化推动起来才可最终解决问题,无论是黄子澄还是孔仁,这些人满口仁义道德,实则却是自私自利的很,此虽为发落其实却也是一个成就功业的机会,但他们很大程度上不会珍惜,反而会搞风搞雨,弄出比现在还乱的局面来,所以说对待他们也是要多几分防备的,更不要客气,只要让他们不得不尽忠职守做好他分内的事情,那倭国距安定也就不远了。”
朱大福也就是与朱允熥说说自己的意见罢了,其实只要有蓝玉在,黄子澄这些人根本就掀不起什么大浪来的。
在大明,黄子澄这些人在没犯错的前提下又比蓝玉这些武将地位高,都不是蓝玉的对手。
更何况以戴罪之声到了相对来说是蓝玉的地盘呢。
之所以他要告诉朱允熥这些,也不过是防止他对黄子澄动了恻隐之心罢了。
毕竟来讲,黄子澄那些人可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