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倭寇在沿海犯下的血案。
东西比抢了,岂有不还手之理。
还手不敌,那就变成一桩桩的血案了。
瞧着人群中一片连一片的啜泣声,朱大福更能深切体会倭寇带给沿海百姓的苦痛。
现在不过才大明初年罢了,历史上倭寇在沿海横行数百年,又得犯下多少罄竹难书的罪行。
他既来了,那他就要把倭寇的罪行止步当下。
在百姓中一个接连一个控述了倭寇罪行后,朱大福站起身道:“欠下我们的血债,迟早得让他们血债血偿,我们无意与任何人为敌,但别人也休想欺负到我们的头上来,我可与你们保证,公审结束,保证了后方安稳之后,我定踏平倭寇,为死于他们屠刀下的乡亲父老报仇。”
朱大福不过也就是发自肺腑说些自己的承诺。
没想到他的这个承诺之后竟是鼓舞起了士气,一大片百姓争相举着拳头高呼,道:“报仇,报仇...”
这就是我汉家儿郎的优秀传统,没有外敌的时候可争可抢,一旦有了共同的敌人,势必会同仇敌忾,笑谈渴饮胡虏血,直到把他们打出去。
朱大福心中热血沸腾,随之道:“有诸位乡民做后盾,我前方将士自可奋勇杀敌,永无后顾之忧。”
“好了,把万储几个带出来吧,我乡民都知敌寇在前,当同仇敌忾共御外敌,而他们这些读着圣贤书,自诩为自己高人一等,拿着朝廷的俸禄,受朝廷倚重,受乡民敬重,却干着德不配位的龌龊事,喊着视金钱为粪土,私下里却可为了金钱丢掉礼义廉耻。”
朱大福也是从底层普通百姓过来的,对这样的人朱大福是恨之恶。
仇富也好,仇官也罢。
反正朱大福最看不上的就是这种人。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不想当一个好官,那就别当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