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他这段时间对他大孙的了解,他大孙理应不是这样的人。
朱元璋在朱大福身上看到的多是朱标的影子,自是不愿相信朱大福会做出这种事情来。
到了大福酒楼没寻到朱大福,朱元璋又去了报馆。
牵扯到了泄题,朱大福在士子们中的形象也有所影响,报纸的销量也下滑了不少。
有人甚至大白天的就敢往报馆扔石头。
“明日就别让人出去卖报了,以免被人从背后敲闷棍。”
口碑差了,也没人愿买了,即便出去也卖不了多少。
黄玉新有些惆怅,世上像朱东家这么好的东家可再找不出第二个了,若报馆开不下去,他再寻个活儿恐也不易。
“东家到底是谁泄了考题啊?你说他若真有考题直接卖不就行了吗,干嘛非要帮人押题,这也赚不了多少啊。”
黄玉新说的也不无道理。
难不成那押题之人是想证明自己押的准,好明年再吃这碗饭?
“不知道,我已打听押题那人了,不过出了这么大事,想要寻到他怕也不易。”
明知出事,谁还会主动送上门。
正说着,外面的朱元璋闪身咳嗽一声走了进来。
瞧见有人来,黄玉新主动告辞。
朱大福直接把朱元璋请到了后间,道:“老吴,泄题之事想必你也有所耳闻了,朝廷那里可有何消息?”
朝廷若能找到那押题之人,他岂不清白了?
朱大福认真询问,朱元璋想把他看穿似的。
片刻功夫,朱元璋出言,道:“押题之人自首了,说是你把考题给他的。”
什么?朱大福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