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现在怎么办?”朱允炆道。
片刻后,朱允炆又想出了一个办法,道:“朱大福报馆开业的第一天曾白送了十万份的报纸,要不我们也送?”
送是为打开名声。
应天日报现在又并非没有名声。
朱允炆出言,黄子澄想了良久,最终还是应了下来。
朱大福那乡野村夫都你那个免费送得起十万份报纸,他也能。
这可不是跟在朱大福身后吃屁,谁规定,他朱大福做过的事情别人就不能做了。
次日,兴明日报售卖点依旧排着长龙。
人们为抢一份报纸,顶着烈日,不叫苦不叫累。
另一边,应天日报售卖点的几人手里抓着报纸到处求爷爷告奶奶的推销。
“拿一份吧,不要钱。”
被抓着之人,一片嫌弃。
“不要,擦屁股都硌得慌。”
求了一上午,一份没送出去。
别人家的什么待遇,他们家的什么待遇。
想起这些,心里就堵得慌。
正当丧失信心之时,有个老妇颤颤巍巍的走来了。
“能给我些吗?”
只说送出去,也没具体说给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