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时,朱大福带着何先笑嘻嘻进入。
见到朱大福,黄子澄脸色很黑。
朱大福倒也不在意,笑嘻嘻地打招呼道:“黄寺卿也在?”
黄子澄哼哼呀呀一声,不愿多言。
也与黄子澄打过几次交道,黄子澄一贯就是这个态度,朱大福也习惯了。
吃官饭的,不愿与寻常人多言倒也正常。
这老吴倒也还真有本事,能找解缙帮他也就罢了,竟还能把黄子澄找来帮他孙子。
心里想着,朱大福已走到朱允炆跟前,把何先手里的宋体字模板递上,道:“吴文兄弟,这模板本是为朝廷刻印的,你既开了报馆,你先拿去用,报馆上若有不清楚的事情,直接寻我。”
朱大福说的真心实意。
老吴帮了他不少,现在他孙子想开报馆,他帮些忙也是应该的。
递上模板,朱大福扭头便走。
朱大福离开,朱允炆厌恶的瞅了眼旁边模板,道:“他送模板不也是想说那宋体字是经他改进的吗?”
也不知道是谁,当初刚是临摹这宋体字就临摹了半个月。
黄子澄道:“他那宋体字虽凑和,却也并非他不可。”
在黄子澄与朱允炆协商下,由黄子澄执笔书写,刻印八万汉字作为报馆刊印字体。
为了能少落朱大福一些,黄子澄夜以继日书写,只用三日时间便完成了八万字的书写。
之后,又催促着工匠不眠不休五日,完成了对八万个字的刻印。
在刻印期间,黄子澄写好了第一期报纸发行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