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暖阁。
朱元璋端详着朱大福用宋体以及类似颜体的两种字体所抄写的一篇论语,笑得合不拢嘴。
这孩子本事怎这么大,若非他亲眼所见,怎么着都不会相信,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字体竟会是同一人。
正端详着,朱允炆走进,行礼喊道:“皇爷爷。”
朱元璋瞅见朱允炆进来,招呼他进前。
“瞧这字,多好,无论哪种堪称精品,朝中很多大儒怕也写不出来。”
这倒是实话,毕竟朱大福那字可是系统加持才有的。
知晓朱大福的真实身份,朱允炆自是想与他做比较。
听着朱元璋夸奖朱大福之言,朱允炆心中自是不怎么舒服。
也没直接回答朱元璋,只道:“皇爷爷,孙儿在朱东家了那里待了几日,也看了些报馆所发报纸,孙儿以为那报纸为开了百姓视野,是个极好之事,孙儿想着是否也能弄个像朱东家那样的报馆,历练一下?”
朱允炆出言,朱元璋在他身上扫视片刻。
那报馆看起来是商贾之事,实则平日接触的也多是些文人。
历练一下倒也好。
大福那孩子不就因长在乡野,历练较多,才有了今天的担当吗?
“也好,有何不懂的地方,多问问大福。”朱元璋叮嘱。
有了朱元璋的同意,朱允炆说干就干,很快便租下了报馆。
为了借用朱大福已积累起来的人脉,特意把报馆定在了兴明报馆的对面,取名应天日报。
应天日报报馆。
朱允炆从宫中带出的几个内伺正细致做着清扫,朱允炆则正与黄子澄商议着第一期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