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不坐?”宫萍萍茶喝进去,格外亲切地向座位上指了指,“坐下吧,站着多累。”
“谢谢宫主任。”宁初夏稍一点头便拉开椅子坐下。
没错,这流程看起来略有些傻,可却是原身通过惨痛实践收获的教训。
当初刚入职的她,还是个对工作一知半解的笨蛋,虽然事先在网上搜索了不少工作补丁,可她并没有了解到超乎她想象复杂的“人情世故”指南。
入职的前几天,她就像来打卡一样,每天按时上班下班,不迟到不早退,规规矩矩。
原身本就不是学习这个专业的,刚入职的时候基本都在熟悉公司的员工、情况,手头根本没有多余的工作,自然也不存在有需要加班才能完成的事情。
然后她就被暗示了。
宫萍萍在行政部门的工作小群里发了这样的一段话,像是在闲聊一样。
“大家来工作呢,要抱着你们是来学习的态度,我之所以能在这间公司站稳脚跟,取得一点小成就,就是因为我当年就懂得积极上进,努力学习,而不是永远坐着等别人分配工作给你,刚工作的前三年我就没有一次准时的下过班,为什么呢?因为我告诉自己,我是要为领导分忧的,如果领导自己都得加班,那就证明你没有替他分担好工作。当然,有的人是想着来应付,只是赚个基本工资的,可这样的人,迟早是会被社会淘汰的。”
后头她还零零散散地发了些感慨,大致意思就是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吃不了苦,没有眼色,又说那天副总到办公室的时候发现大家都快走光了。
原身记忆里当时看到这一段的时候非常惶恐,她犹豫地问了公司里唯一可以仰仗的同事,宫主任这说的是不是她。
王碧双犹豫了一会还是认真嘱咐:“你要不最近就晚点下班吧。”
自那以后,宁初夏便成了给公司锁门关灯的那一个人。
同样的,这收拾办公室也是差不多的情况,宫萍萍当时拍了张从窗户外看王碧双在收拾垃圾桶的照片,而后同样是在群里发出了感慨:“碧双是老员工了,当年刚入职她就开始帮忙收拾我的办公室,现在五年过去了,她还是如此,大家要向她学习!说起碧双,公司的几位领导都很看好……”
这回倒也没有直接批评了,而是不断地赞扬王碧双的好,然后原身就又悟了。
相同的情况发生了一次又一次,朋友圈暗示法、小群批评表扬法……原身曾经在办公室哭过,她想不明白为什么不直接和自己说,可也只得到了王碧双的纸张安慰。
“她就是这样的……忍忍吧,磨合了就好。”
宁初夏坐下便把文件按照类别放在了宫萍萍的面前:“主任,这是今天要发在公众号的文章,总共五篇,我已经打印出来了;这是今年企业文化活动策划案,现在是初稿;这一份是打算发给记者的宣传稿件,对方说这样就可以,您看看行吗?还有您上回说的员工优劣年度评分方案我写了个草案,但是有很多地方还不明白……”
这一说,就是一连串的话,从宣传到预算再到人事,这些全都是宁初夏的活。
虽说这有公司部门没有规划明确的原因,可更多的,应该是宫萍萍主任直接和领导打的包票说自己能行,然后便把工作摊到了自己的几个嫡系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