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皇孙青眼,乍一看没什么。皇室子弟,年长分封后都要组建护卫,提前看好,几年后直接调人,算不得稀奇。关键是,看好额森的不是别人,是皇太子的长子,朱瞻壑!
当时,当时兴宁伯也在场,不只拍了额森的肩膀,夸奖他勇猛,还道,他长大一定会是了不起的勇士。
别说鞑靼,兀良哈三卫首领的儿子,也没享受过这样的待遇。难怪马哈木要乐得找不着北。
朱瞻壑是皇太子的长子,不出意外,早晚会坐上龙椅。
兴宁伯,在蒙古壮汉的心目中,完全是财的化身。
得到这两个人看重,额森想不飞黄腾达也难。
马哈木圆满了,脱欢也终于明白,老爹特别重视额森的原因。
“的确是没想到啊。”
发表完感慨,派人送回一封家书,脱欢继续——跨-上战马,随明军向西行进。
自永乐十三年,大明逐渐向西亚扩张。随着迈出的脚步不断扩大,触角开始伸向欧洲。永乐十四年,明朝同奥斯曼帝-国有了正式接触,为阿拉伯国家和东南欧的控制权展开博弈。
奥斯曼-帝-国盘踞欧亚大陆日久,虽曾被瘸子帖木儿打败,不得不推迟向欧洲扩张的步伐,但其国力正处于上升时期,遇到扛着火炮上门,开口就要宅基地和制海权的大明,自然不会笑脸迎人,回答很简单,出兵,开打!
朱棣也不是好惹的,既然话说不通,打就打!
成国公和魏国公宿疾在身,英国公张辅一年有半年要留在西南。目前正和黔国公一起琢磨,该如何绕开喜马拉雅山,造访一下山对面的国家。
定国公沈瑄只得接过帅印,披上战袍,领八万边军,两万蒙古三部骑兵,杀向黑海。
赵王朱高燧听到消息,率领战船急急赶回。
欧洲畏惧奥斯曼水军,朱高燧可不惧。一炮轰过去,全部砸进海里喂鱼。
沈瑄“被迫”出征,心中憋了火气。孟不在出征的将领名单中,更是让他火上加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