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还不如发到北疆戍边的生存机会更大。
接到调令,冯给谏脸色惨白,脑子里转过无数念头,后悔恐惧全部涌上心头,却不得不全都压下,叩谢圣恩。
雷霆雨露都是君恩。
敢表示不满,交趾都不用去了,直接到诏狱里度过余生吧。
“臣叩谢天子隆恩。”
宣旨的宦官没要红封,完成任务,转身就走。留下锦衣卫和冯给谏商讨何时上路的问题。早走晚走都是走,早动身早好。
冯给谏之后,解缙也接到了圣旨。
以往,永乐帝对解缙再不满,也没想把他赶出京城。
《永乐大典》还在修撰,身为总编官,解缙的工十分重要。为保证修书工顺利进行,隔三差五,朱棣还要发下赏赐,慰问一下。
但这一次,解缙踩到了朱棣的底线,碰到了他的逆鳞。
在杨铎将解学士的某些行为记在条子上,送入宫中之后,朱棣不打算再姑息他,直接下旨,将解缙撵出了京城。
“升翰林院学士解缙为广西布政使司右参议。”
同冯给谏一样,敕令下达,解缙也必须马上收拾行李,准备启程。
看着手中的圣旨,解缙的表情好似凝固一般。
从翰林学士到广西布政使司右参议,从入值文渊阁的天子近臣到西南边陲的地方官员,品级升了,地位却是一落千丈。
“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
经历过洪武朝的起落,建文朝的动-荡,永乐朝的辉煌,解缙太明白这道敕令代表着什么。
他惊恐的发现,自己私下里的动终究没能瞒过天子,天子不会再姑息他了。
从永乐三年至今,修书的工进入了尾声,大的问题基本已经解决,解缙的工不再那么重要,有没有他,都不会影响到《永乐大典》的完成。
同姚广孝确认之后,永乐帝大笔一挥,解缙顿时成为了昨日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