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沈瑄有要事同孟相商,兴宁伯突然托病的举动便有了解释。
为使消息不外传,必然要隐秘行事。鞑子诡谲,难保不会有一两个探子混在商队中-进——入-大宁,打探消息。察觉到任何蛛丝马迹,都会影响到边军的行动。
定国公到大宁一事,定要保密!
心下打定主意,出府之后,朱旺特地叮嘱良医,不得将今日之事泄-露出去。
良医再三保证,绝不说一个字。朱旺仍不放心,干脆遣亲卫跟着良医,寸步不离,谨防出现任何差错。
良医有苦难言,出——入——家门,医馆坐诊,身后都站着个凶恶煞的军汉,生意冷清不说,巨大压力之下,险些经衰弱。
直到沈瑄返回北京,军汉才被朱旺召回。
在那之前,被紧迫盯人的良医,仍要继续同压力抗争。
送走了朱旺,沈瑄返身回到三堂东厢。
推开房门,迈步走进室内,临窗的案牍上,摊开的十数张宣纸墨迹已干。山水屏风之后,一夜未曾合眼的孟睡得正香。
松开的里衣领口,散乱在枕上的黑发,柔和了观者的双眸。
坐在榻边,沈瑄翻开道衍赠给孟的易经,自未批注处开始研读。
厢房内很安静,只有铜制香炉内,飘散出淡淡的清香。
窗外传来一阵蝉鸣,入秋之后,吵嚷了一夏的知了,也将渐渐息声。
孟睡得很沉,已近未时,仍未醒来。
看了一下漏壶,沈瑄俯身,修长的手指梳过枕上的黑发,擦过微红的眼角,托起孟的颈项和肩膀,将他抱了起来。
“十二郎,醒醒。”
低沉的声音滑过耳边,昏沉中,像是有几片羽毛轻轻刷过心头。
孟分不清是在做梦还是现实,闭着眼睛恩了一声,顺势靠在沈瑄肩上,又轻声打起了呼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