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瑛和解缙等人拥戴朱高炽的原因不同,最终目的却是相同。
解缙曾不屑同陈瑛之流为伍,考虑到目前的形势和越来越得圣心的汉王赵王,他不得不与陈瑛结成短暂的同盟。
还是那句话,世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天子是一国之君,皇太子是国之储君。
只要将世子推上皇太子之位,他们就离成功不远了。
为了达成目的,同朱高煦和朱高燧走得很近的孟,不幸成为了解缙和陈瑛的踏脚板。
他们找上孟的原因,和被流放贵州大山支教的前礼科给事中赵纬一样,没有背景,没有雄厚的家族势力,更没有可帮扶的姻亲,又得罪了朝中大部分文官,简直没有比他更好的人选。
至于孟的个人能力,解缙提醒过陈瑛,陈瑛却是轻蔑一笑。
纵然孟能扳倒几个给事中,也不会是他的对手!
如果孟敢当殿争辩,更合他意。顺便多扣几顶大帽子,即使天子想赦免他,也万不可能。
假如能将定远侯和汉王赵王都牵进来,那就更好了!坐实了他们身上的污名,再令人到民间大肆渲染,不需要解缙的后手,世子的皇太子之位都是稳稳到手。
皇帝只有三个儿子,两个都有了污名,不立世子为皇太子,还能立谁?
届时,从龙之功定是以他为首!
陈瑛想得不错,换个对手,他几乎就能成功了。但他还是低估了孟,也一样错估了今日的朱高煦,更漏算了沈瑄会有的反应。
所以,陈都宪的悲剧,完全可以预期。
一番慷慨激昂之后,陈瑛和出列支持他的数人一同拱手,“臣请陛下圣裁!”
皇帝不出声,陈瑛干脆摘掉了头上的乌纱,跪地,顿首。
“臣请陛下圣裁,定兴宁伯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