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8K看书 > 其他类型 > 清和 > 第134章

第134章(6 / 7)

穿-越此等奇的事都能发生,苏一把,也能说得过去吧?

永乐二年三月甲辰,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奉召还京。

朱高煦的队伍途经北京,特地派人给沈瑄和孟送去两份厚礼。去人回报,兴宁伯已动身前往大宁,礼物交给了定远侯,朱高煦点头,没有停留,下令队伍继续前进,务必在徐皇后千秋节前抵京。

做这件事时,朱高煦没有刻意避开白彦回。

他与孟做笔友的事,老爹知道,宣府和广宁开原能有今日,兴宁伯同样功不可没。

道衍讲给孟的道理,同样被透露给了朱高煦。与其藏着掖着,不如一切摊开。

何况,有无孔不入,爱好趴房梁的锦衣卫,在老爹跟前,一切秘密都不再是秘密。

收到朱高煦的礼物,孟已在大宁城。

大宁的练兵和屯田都有专人负责,春耕正有条不紊的展开,集市扩大了估摸,城内开起了数家客栈,路旁多出了许多卖吃食的摊位。

按照都事呈报,许多到开原和广宁互市交易的草原部落都会途径大宁。大批的人流涌入,客栈和饭馆自然应运而生。

食物不图精致,只重分量和味道。尤其是军汉拳头大的馒头,两和面的饼子,大块的烤肉,还有能长期保存的咸肉最受欢迎。

许多以马匹交易的小部落,在大宁遇上合适的买家,当场便会交易。上马,中马,下马,可换茶,钞或绢布,各有定额,多者钞千贯,少者只绢布一匹。

从军到民,从农到商,大宁城里几乎找不出一个闲汉。

孟回到大宁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今年的屯田和练兵事宜,然后按照名单逐个认人。遇上差事分派不当的,偶尔提点几句。几番下来,不说马上同下属打成一片,至少要让这些新人知道,自己这个大宁镇守不是摆设。

期间,一批犯官被发到大宁诸卫戍边,其中就有因弹劾沈瑄被,迁北京行太仆寺养马的前户部右侍郎李文郁。

由于行太仆寺人员满额,实在没有多余的地方给他安排,经上报,李侍郎被发来大宁。开平卫和全宁卫都有马场,正好缺人。

告状?说地方不对?谁理你。只要在行太仆寺挂了名,在哪养马不是养?

于是乎,李侍郎一路向北,最终在全宁卫落户。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上门为婿(神级狂婿)(宋齐程雪) 我妈是剑仙 洪荒:我穿越者身份曝光了! 侦探也会打网球 都市奇医 婚非婚 青丝华发不可追沈鸾 撞鬼就超神 身份证019 天机勿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