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家庭身上的光环再多,也只会爆发内部矛盾。换做孟,只会成为整个朝廷的靶子。功劳越多,危险指数越高。
孟奏疏送上,沈瑄也递送了一封奏疏。永乐帝看过之后,再次感叹,瑄儿果真是朕的麒麟儿,兴宁伯也是一等一的忠臣。
官位还不能升,在彻底解决朵颜三卫的事情之前,单升孟和沈瑄的官太打眼。
不升官,就只能先给其他赏赐。
给钱给衣服,一个也不能少。
“臣感陛下天恩。”
孟又红了眼角,擦擦眼角,长此以往,不飙升演技也难。
“兴宁伯如此忠心,陛下定会知晓。”就算不知,郑和也会递话。
和皇帝身边的宦官交好,就是有这种好处。战场上一起拼杀出来的交情,旁人再羡慕嫉妒恨也没辙。
“多谢郑公公。”
“兴宁伯客气了。咱家还有一事要向兴宁伯讨教。”
“郑公公请说。”
“野人女真,是怎么回事?”
“这个,”孟苦笑,“说实话,本官也是没有料到。”计划中只有鞑靼,绝对没有野人女真什么事。只能说赶上寸劲,让对方捡了便宜。
领头抢劫朵颜三卫的怯烈帖木儿,哈剌脫欢李剌儿早已投靠明朝,有内附之意。孟尚未抵达大宁,怯烈帖木儿,哈剌脫欢李剌儿派遣的使者已到开平卫,见到了高阳郡王。
得知消息之后,孟连忙写信,请沈瑄与朱高煦通气,暂时压下消息,只以密报呈送天子。
沈瑄给他送来的木匣,终于派上了用场。
“想归附可以,牛羊草场都不是问题。但投名状必须有。”
孟将“抢劫朵颜三卫”以祸水东引的计划告知沈瑄,沈瑄又快马送信至开平卫,再由朱高煦呈报天子。
来回之间,耗费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