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的居民也是大为感动,所谓上行下效,寻常民户不论,很多家底丰厚的人家也开始-日-日-食用高粱粟米,还掺杂着荞麦等物。
城外的村屯听到消息较晚,里中老人凑到一起商量,纷纷将家中的白面和精贵的稻米放上牛车,运到城中交给王府,名曰“劳军”。
孟家屯如今已是里中之首,别说孟,便是孟虎和孟清江摆出来,孟氏族人说话的声音都比别人响亮。
孟重九和里中老人们坐在一起,吧嗒了两口烟袋,面上不显,心中也是得意。
看吧,咱孟家出了好儿郎,在谁面前都能抬头挺胸。
不是没有说酸话的,毕竟造反这事谁能拿得准?
可也只能私下里说说,自己可是在燕王的地盘上,朝廷几十万大军都打不下北平城,说不得燕王就是那些相士口中的真龙。
里长见着孟重九也是一副笑模样,听孟重九建议各家出些粮食劳军,还要大张旗鼓的送进城,有些犹豫。
但九名甲首和老人接连对此表示同意,里长想反对也没有立场。
各村屯都有精壮都被抽调到城中,粮食送去,多少也是为宗族子弟考虑。不求像孟十二郎一样加官晋身,至少也能同人结些善缘。
“劳军”的说法是孟王氏告诉孟重九的,而孟王氏则是从孟的家书中看到的。
随燕王前往大宁之前,孟一连送出了三封家书。除了修造围墙角楼,书写木牌,但凡是能想到的,他都写了下来,不说一定用得上,至少不要事到临头没有应对的办法。
同众人商定每个村屯出粮多少之后,孟重九就不再轻易开口。其他人看他这副老在在的样子,心中不免感慨,出了一个十二郎,孟氏一族都要发达了。
十一月庚午,燕王率领的大军抵达孤山,被奔腾的滦河挡住了去路。
燕军身后,都督陈晖率领的骑兵仍在冰天雪地里漫无目的的找人。
对不习惯北方气候的南军来说,恶劣的雪天当真是一种折磨。很多人冻得手脚发紫,身上的棉衣也不够厚实。但军令如山,主帅亲自下令阻截,做下属的就不能违抗。
没有确切的情报,只能撞大运,找吧!
一次偶然,陈晖派出的几股小队骑兵发现前方不远处有大量的马蹄印,虽然被大雪掩盖不少,仍能辨别出是沿孤山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