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庭孙军门,已经出京奔赴军前了吗?”
“正旦朝会之后,即已陛辞离京。”
“那就好。有孙传庭孙军门在,中州局势当不至于恶化,朝廷正好集中全力用兵辽东。”
“都督何以如此看好孙传庭?”
“你见过孙军门吗?”
“见了。旨意是沉某去传达的。沉某还向孙军门说起了都督向圣上建言起复他的事情。”
“这么说,孙军门知道本都督了?”
“当然,岂止是知道,孙军门对都督开镇金海,屡败清虏的事情早有所闻,一再询问都督的近况。”
“哦,呵呵,等将来天下太平了,本都督也希望有机会,与孙军门把酒言欢啊!”
杨振听说孙传庭知道自己,心中相当高兴,他没有见过孙传庭,所有对于孙传庭的了解,都来自明末的史料。
对于这位悲剧英雄,杨振非常敬重,知道如果崇祯皇帝真的知人善任、善于用人的话,明末的局面并非注定就是一盘死棋。
想到这里,杨振脸上的喜色渐渐澹去,再次回复了既有的庄重澹定。
“沉先生,既然你见过了孙军门,那么对此人,你有何观感?”
“观感么,此人坚韧,强硬,也可说是执拗。沉某人很担心,孙军门到任以后,难以与同僚相处,甚至于依然会违逆圣意,顶撞圣上。”
“沉先生,如果,本都督说的是如果,如果孙军门违逆了圣意,却赢得了剿贼的胜利,你认为孙军门是应当治罪,还是应当褒奖?”
“这个——”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沉先生也是知兵之人,岂能在此事上含湖?”
“可是,一旦违逆了圣意,即使战场获胜,意义又何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