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8K看书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一零一二章 沈迅

第一零一二章 沈迅(4 / 6)

二来,没有朝廷施加的压力,一旦战事起来,光是目前集结在辽西的各路兵马,就未必真的愿意出兵配合自己。

再者,朝廷虽然说现在财政极其艰难,可以说差不多到了崩溃的边缘,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原本的历史上,为了最后一次决战,硬是征调了九边精锐十几万人,饷银数十万两,粮草上百万石,战马数万匹,投入其中。

这些粮饷物资骡马牲口等等东西,别说分给自己一半了,哪怕只是匀给自己三分之一,那也是一个不小的补充啊!

因为清虏可不是和宁国,也不是倭奴国的幕府,双方一旦战事开启,杨振也不敢肯定会打到哪一天。

按照原时空清虏伪帝黄台吉归西的日子计算,一旦杨振在崇祯十五年春天发起战事,那么从战事开启到原时空黄台吉猝死,有差不多一年半的时间。

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杨振既要考虑军前人吃马嚼的巨大物资消耗,同时还要兼顾枪炮弹药以及战船等方面的赶工生产。

所需要的钱粮物资,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虽然杨振这次渡海东征倭奴国为接下来的战事带回了大批的钱粮物资,同时也开辟了新的粮饷物资来源。

可是一旦战事开启,德川家光那边赖账不还了,自己一时半会儿还真没有什么办法去收拾他们。

虽然这种情况出现的几率很小,可以说微乎其微,但是杨振不能不提前考虑到这一点。

所以,对于可能会有的来自朝廷的钱粮物资和友军,杨振同样抱持着多多益善的态度。

不过,为了得到尽可能多一点的粮饷物资支持,杨振就不能提前暴露自己的意图。

毕竟,出兵北伐,是他在面对朝廷时为数不多的筹码。

他要拿全力北伐清虏这个筹码,来跟京师朝廷交换一些东西。

而在换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之前,杨振这边的底牌自然是不能够提前亮出去的。

所以十一月十一日的小范围议事会结束后,与会人员只是埋头准备,谁也没敢将杨振决意在来年开春后北伐清虏的事情散布出去。

不过,应当布置下去的任务,第二天就布置下去了,并且在短短几天之后,一场军中大比武活动,就在金海、登来二镇的军中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权色人生 穿越成皇 我真是大昏君 封侯 韦浩李丽质 明朝小公爷 三国第一霸主 柯南之拒绝告白 穿越火线之最强佣兵 大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