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麒看见金海镇的兵马开始集结,心情大为好转,又见他们人虽少,但是兵强马壮、士气高昂,也不再总跟杨振计较与清虏决战的事情了。
毕竟杨振说的也有一定道理,不把关内的局势稳一稳,也的确没有办法将大军云集到辽东去。
于乐吾所部人马之所以在得令之后快速南下,而且士气高昂,也是有原因的。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来自海峡以南的登莱地区,而且其中有不少正是于乐吾登州栖霞等地的宗亲同乡。
所以他们对于这次名列登莱援剿先遣军,对于渡海南下登莱,不仅没有一点抵触,而且上下都很高兴。
对他们中的好些人来说,这次渡海南下登莱,甚至有种衣锦还乡的感受,所以命令下达之后士气不降反升。
而杨振刻意挑选了于乐吾率部加入登莱援剿先遣军,当然也是看中了他登州武举、栖霞豪强的出身。
别看于乐吾部下现在只有区区千余人,实际上只要杨振一声令下,于乐吾随随便便就能再从栖霞等地拉起好几千人来,甚至都不需要杨振为他们筹措军粮。
当然了,杨振肯定是不会像崇祯皇帝那样叫于乐吾他们自筹粮草的。
与此同时,杨振也趁着于乐吾先行率军赶至旅顺口候命的机会,在金海总镇府大堂亲自接见了他,并当场将其任命为登州参将,许他从登莱招兵,可将麾下骑兵员额扩充至三千人。
对此,于乐吾自然是感激涕零,欣然领命。
于乐吾在去年九月下旬的东高丽城子山一战中,率部冲阵,于乱军之中击杀清虏宗室三等辅国将军务达海。
由于此事发生之后不久,杨振所部人马就被围在了镇江堡中,所以于乐吾的这个功劳拖延至今,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奖赏。
这一回,崇祯皇帝既然再次把金海镇有功将领的奖励之权,下放到了杨振的手中,那么杨振当然不会客气。
而刚好登莱镇先前的营兵将领们,跟着巡抚徐人龙和总兵陈洪范全军覆没,几乎都死在了李自成的人马手上。
那些侥幸未死的,将来也得重新来到杨振的麾下报到,接受杨振的遴选和任命。
所以整个登莱镇,现在对于杨振来说,几乎就是一片空白。
但凡是跟登莱防务有关的位置,只要不太出格,杨振想怎么任命就怎么任命。
方一藻这个登莱巡抚,现在是光杆一个,他也不可能反对杨振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