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在咫尺的范文程,看出了尚可喜眼睛里流露出的恐惧惊慌,连忙趁着城上城下明军高呼口号的时机,出声提醒尚可喜莫乱了阵脚。
“杨振!我大清十万精锐兵马掘深壕筑长垒四面下寨,早已将你一个小小镇江堡城围得犹如铁桶一般,又有天佑助威大将军重炮百位,而你外无援军,危城孤悬,你以为你还有别的出路吗?”
尚可喜在辽海东江混迹多年,尔后又投靠螨清混上一个王爵,自然不是寻常之辈,他见杨振根本不吃信义那一套,而且讲出了一套“歪理”,当下也不再拘泥什么信义之说了。
他自己当年叛离大明,叛离东江,投效螨清,虽然说也是迫不得已之举,可是有再多的理由,也终究是失掉了忠孝的大节。
念及当年东江镇死难的将士手足,尤其是当年坚守旅顺口誓死不降,城破之际自杀而死的黄龙总兵,他尚可喜所作所为难道不是背信弃义吗?
此时此刻,面对杨振听起来冠冕堂皇似是而非的“歪理”,尚可喜一时间竟无力反驳。
但是城外驻扎的小十万大清兵马,却是他这次敢于入城的底气所在,此时自然拿了出来,对杨振以及城上城下的镇江堡守军恐吓了起来。
当然了,尚可喜自己也知道,光是出言恐吓也不行,在恐吓之余,还得给对方一条出路才能阻止对方铤而走险。
“杨振,我大清皇上一向以宽温仁圣为本,因不忍镇江堡城化为齑粉,故而一再致书遣使协商,诚心诚意施恩于你,施恩于金海镇各路弟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只要你改旗易帜,率众来归,双方即可兵戈止息,我大清皇帝愿下嫁皇女固伦公主为你良配,封你为大清敬顺王,许你开府建牙,领所部兵自为一藩,不必朝觐!”
尚可喜虽在瓮城下面,但是他中气十足,喊出来的话,声音传出去很远,城上城下听见了,登时一片哗然。
“哦?”
“啊?”
“这——”
“都督——”
黄台吉给杨振开出的条件,杨振跟他的几个心腹干将们,从先前的书信里面已经大概知道了。
虽然当时的招降书信里没有说得太明确太具体,但是嫁皇女、封王爵什么的,他们心里自是有数了,此时听来不觉得如何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