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8K看书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六二八章 观马

第六二八章 观马(2 / 4)

其一,由俞亮泰叔侄率领从连云岛返航的船队,以及他们从连云岛俘虏带回的大批船工匠人,先行南下。

同时,杨振也让他们给金州城的金海中路协守总兵官许天宠,以及旅顺口的南路协守总兵官张得贵,带去了自己最新的反攻命令。

命令金海南路协守总兵张得贵打出杨振征东将军左都督金海伯的旗号,立刻集结金州城和旅顺口能够征调的所有人马出金州城,大张旗鼓,水陆并进,缓缓北上。

其二,杨振自己亲自带领张臣指挥的火枪手,潘喜指挥的掷弹兵,以及杨珅指挥的炮手们,以胡大宝为向导,在复州城与盖州城之间择地设伏。

其三,仇震海指挥剩下的船队留在兔儿岛海岸,随时听候调用,配合杨振等人即将展开的陆上伏击作战。

就这样,撤回到兔儿岛上的杨振一行人,来不及好好休整,就又开始执行起新的作战计划了。

当天晚上,杨振就在胡大宝的向导之下,率部赶到了最后选定的伏击地点——许官堡以南、浮渡河南岸的观马山。

至于观马山的地名由来,以及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杨振当然是从胡大宝及其部下那里得知的。

有了这一支活跃在兔儿岛海岸的前海盗队伍充当本地向导,杨振在熊岳城周边方圆几十里内,都可谓是如鱼得水。

对于这一次设伏的地点,自从撤回到兔儿岛上以后,杨振麾下各部将领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说应该到熊岳城东不远的望儿山设伏的。

有说应该到城南十几里的石棚山设伏的。

还有说应该到城北十几里的墩台山设伏的。

这些提议,各有各的理由,而提议设伏的地点,也各有各的优势和不足。

望儿山,石棚山,皆是此地名山,山势陡峭,地形险峻,紧邻南来北往的驿路,确实是设伏的绝佳之处。

可是,多尔衮和阿济格、济尔哈朗是何等样的人物,撤军路上有如此地方,他们哪能不防着这里可能会有埋伏?

所以,仅此一点,它们就被杨振直接否决掉了。

至于墩台山,倒是没什么名望,没人知道它,也不会着意防着它。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权色人生 穿越成皇 我真是大昏君 封侯 韦浩李丽质 明朝小公爷 三国第一霸主 柯南之拒绝告白 穿越火线之最强佣兵 大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