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崇祯皇帝的好心情,貌似被多铎所说的那些话给破坏掉了,皇帝的御驾并没有再次出现在午门楼上。
只有先前在午门楼上主持献俘仪式的典礼大臣仍旧行礼如仪,直到最后一个满鞑子俘虏被带离了午门下的空地,那礼臣又洋洋洒洒地宣读了一通文文绉绉的诏书,方才最后宣告大礼完成,百官可退。
诏书里面,除了历数一遍东虏的罪过之外,并没有太多其他的东西,尤其是朝廷对杨振所部大功的赏赐,更是只字未提。
杨振站在午门外的空地上面,顶着刺骨的寒风,侧耳细听到了最后,心中一阵黯然。
原本仪式感满满的午门献俘礼,被崇祯皇帝兴之所至突如其来的对多铎的问话,给搞得有一些虎头蛇尾。
乘兴而来的崇祯皇帝,竟被多铎的几句话气得乱了方寸,大怒而归,这让杨振的心中一时有些忐忑,有些惶惑。
他与崇祯皇帝只是极其短暂地接触了那么一阵子,却已经充分地领教到了这位皇帝的喜怒无常。
他当然知道,事情不会就这么结束。
但是崇祯皇帝的表现,却又让他对接下来的事情不敢再报过高的期待了。
却说午门楼上主持典礼的大臣宣告礼毕之后,午门上下的文武百官纷纷散去,礼部郎中吴旌见杨振左右张望,遂来到杨振的跟前,对他说道:
“杨都督且耐心等候,过不了多久,圣上必然会有旨意出来。”
杨振一听这话,知道自己的神态落到了这个礼部郎中的眼里,立刻调整深吸了一口气,调整心态,调整表情,躬身对吴旌说道:
“有劳吴郎中在此陪候,杨某感激不尽!”
“不敢当,不敢当,此乃吴某分内之事!”
两个人这么寒暄下来,也渐渐拉近了关系,吴旌向杨振询问辽东之事,杨振坦然告知。
而杨振也趁机向这个礼部郎中吴旌探问朝中大臣职司,吴旌也是有一说一。
两人站在午门外,正说着话,突然就看见午门一队人小跑着行来,并且一出了午门,就冲着杨振等人所在,叫道:
“杨都督,杨都督,万岁爷口谕,宣都督平台入对!都督其他从人,即随礼部郎中吴旌,送建奴首级入太庙献祭!”
杨振闻声,细看来人,却见为首的那一个,正是王德化座下大珰太监卢志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