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里克,是蒙语额尔克的转音,在蒙语里是英武雄壮的意思,但是这个年轻的敌将,却一点也没有英武雄壮的样子。
杨振一手拿着火枪,一手拖着他前行,行动依然灵敏快捷,几个起落之间,就冲到了坡上一个废墟的断墙后面。
麻克清、张国淦等人在后面紧跟着,同样跟着撤离壕沟的,还有许多火枪手和掷弹手。
他们跟着杨振,脱离与满鞑子的接触之后,撤到了曾经的东官沟官屯遗留的废墟前面,转身居高临下,再次形成了一道防线。
早在这大片废墟后面设立了十个炮位的马壮,连忙调整射角,朝着坡下开了几炮,将紧跟其后的一群满鞑子炸得人仰马翻。
然而杨振拖着那个半死不活的年轻敌将撤离壕沟的行为,很快就引发了出乎他意料之外的反应。
原本在沟底里四下乱战的满鞑子,仿佛找到了主攻的方向一样,开始一窝蜂地朝杨振隐蔽的方向冲来。
他们一边往山坡上杨振隐蔽的废墟处冲击,一边却如癫如狂地嚎叫着:“厄里克出呼里!厄里克出呼里……”
这句话仿佛是咒语一般,将道路上七零八落散乱的慌乱的满鞑子们,迅速召集到了一起,形成了一支数百人的队伍,猛冲过来。
马壮指挥的冲天炮队,调整了射角,一炮接着一炮地,将开花弹发射到满鞑子的人群里面,然后轰然炸开,将周围的骑士与下了马的步卒炸翻在地。
张国淦指挥的火枪队,与满鞑子拉开了一定的距离以后,又可以从容地开枪射击了,将一个个侥幸冲到最佳射程里面的满鞑子一一击毙。
还有撤退回来的掷弹兵们,在自己身的安全有了一定的屏障之后,也开始重新发挥他们的作用,将那些漏网之鱼炸死在他们前进的路上。
然而,所有这一切,似乎对从坡下冲过来的满鞑子起不到什么吓阻的作用,活着的满鞑子仍旧呼喊着往上猛冲。
杨振藏身在一堵断墙后面,看着满鞑子前仆后继的场面,听着他们声嘶力竭的呼喊,越发笃定,躺在自己脚下昏死过去的这个年轻敌将,必是满鞑子的十王爷多铎无疑了。
或许只有多铎这样的人物,才会让他们如同飞蛾扑火一样不惜一切地冲过来。
杨振让麻克清用女真话高声喊了几句投降不杀,结果不仅毫无作用,反倒激起了幸存的满鞑子的血气之勇,一个个嗷嗷叫着冲得更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