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前一次的成功里面,包含有一定的水分,甚至可以把它看成是走了狗屎运,刚好赶上满鞑子久攻不下粮尽自退,那么后一次的成功,可是实打实的,再不能等闲视之,把它当成是运气了。
祖大寿在辽西地面上叱咤风云多少年了,何尝有过这样的运气?!
这是祖大寿把杨振当个人物对待的主要原因。
当然了,如果仅仅因为这两场并不影响全局的胜利,就想让祖大寿把杨振当成一个平等的人物来对待,那也是不可能的,杨振目前也并不做此想。
杨振很清楚,要想让祖大寿真正听进去自己的意见,真正重视自己的建议,他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而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让祖大寿真正认识到,自己对于松锦前线的战局,乃至对于整个辽东的战局,有着透彻的把握,有着正确的判断。
如此一来,他之前对祖大寿所说的那些话,也就是他所做出的那些“预言”,才会在祖大寿的心里渐渐生根发芽,说不定在关键时刻就能发挥作用。
除了让祖克勇去锦州提醒祖大寿之外,杨振也叫金士俊携带了一批松山制铁所和弹药厂联合制造的飞将军、万人敌,去了宁远城一趟。
一方面,杨振想叫金士俊去跟他的父亲宁远团练总兵官金国凤提个醒,把满鞑子军队可能在十月前后突袭宁远城的消息带过去,叫他预做准备。
另一方面,如果历史没有发生变化,那么这一次,金国凤父子就会被坑死在宁远城下。
杨振当然希望,能在他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尽量避免这个历史事件的发生。
他让金士俊前去宁远传递警讯,并让他带了一队人马,给驻守宁远的金国凤父子送去一批飞将军和万人敌,目的正在于此。
但是,他也做了两手准备,如果这么做并不能避免金国凤死难的话,那么他让金士俊去一趟宁远,也能让金国凤父子再见一面,好好团聚一下。
面对辽西复杂的形势,杨振能做的事情并不多。
他可以通过金士俊提醒金国凤到时候坚守不出,也可以通过方光琛这条线,提醒辽东巡抚方一藻,在满鞑子军队围城的时候,不要让金国凤率部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