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心思再去理会那个昏了头的oh-1机组,通过编组频道,命令各机组按照预演散开,准备搜索锁定即将出现的敌人。
公共频道里不再有岛国人的询问声,刘毅总算松了口气,重新将拔松的耳麦接口插紧。
336的直升机教练机型号有不少,但除了高卢鸡的“小羚羊”,和一架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口的黑鹰,都是咱们自己的机型。
小羚羊和黑鹰型的操控和航电系统都比较老旧,属于上两代,甚至上三代的型号。
咱们自己的机型到是有先进的,不过我们的机型不论自主化程度有多高,很多设计和操作习惯,都带有毛子风格。
而现在刘毅驾驶的这架oh-1,不论操控还是航电,更多的借鉴了西方机型。
这一点让飞行时长本就不多的刘毅,一时半会儿很难适应,也根本没有时间去适应。
为了给自己争取到更多熟悉操作的时间,才冒险混入了岛国人的直升机编队。
这样一来,他就能把更多的注意力,从gps画面和地形信息上抽离出来。
好在岛国文字连猜带蒙的能看懂一部分,鼓弄了几下调出设置界面,找到语言选项,把两个大屏幕改成英文界面。
外侧屏幕切成导航地图,内侧界面切成红外线热影像,并激活了火控系统。
oh-1的手不离杆总距杆及周期变距操纵杆设计的非常人性化。
稍稍熟悉了一下,刘毅便在操控飞行的同时,掌握了控制上下仰角正副四十,左右水平一百一十度的夜视瞄准系统,观察周边情况。
开启主动红外辅助,前方环湖路两侧远点,先后出现了高速驰行的车队。
而近点附近的直升机编队,也在不断的根据地面情报,对监控区域进行调整。
不能等两侧车队合拢,但必须先一步打掉周围的直升机编队。
迅速理清思路,刘毅扳动总距杆,控制着oh-1在空中划出了一道比预计中略大的大弧线。
对方向后火控系统锁定直升机编队最右侧,正处于悬停搜索状态的oh-6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