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理想的射击环境下,八百到一千米的距离上,杀伤力和穿透力肯定有保障。
虽然心里对这款陌生的武器很有底,但刘毅依然做出了保守的选择。
在树冠的掩护下,拘枪静待,打算在五百到六百米,这个比较有把握的距离上先打一枪试试。
直升机上搭载的搜救设备虽然先进,但对高度和速度都有要求。
所以,才始终距离地面二十米左右低速巡航。
也幸亏眼下这片丘陵的林木都不算高,抵着树冠上方,勉强能保证绝大多数地形,都能在技术参数要求内航行。
大方向奔着刘毅所在位置搜索的uh-1j,并没有一个精准的目标方向。
地面指挥给出了大方位,领航员根据结合环境地形,划出的实飞线路。
驾驶员负责根据实飞线路飞行,具体的搜索工作,是由中仓里的技术小组,通过操作搜寻设备来完成的。
设备集成度很高,同时也非常复杂。刘毅所看到的“老实摄像机”一样的东西,只是其中的一个射频发射组件。
在机舱下方,还布置着多种感应器和接收传感器。
既然外置设备都集中在机身下方,也就意味着水平方位和周围大角度方向,都是侦查盲区。
毕竟这套设备是用于民用搜救,并不是侦军事查。
精确的技术参数是,机身垂直角三十八度以内的区域,才属于有效工作范围。
几百米以外的刘毅,远不在设备的有效范围内。身上的迷彩服和周围厚密的树冠枝叶,给他提供了优秀的掩护。
没有专业的观察手,坐在航行中的直升机内,凭肉眼根本无法发现。
直升机驾驶舱内的驾驶员和领航员,也根本没有想到他们正在追寻的目标,会躲在树上。
不是说他们低估刘毅。
能折腾出这么大的动静的家伙,用脚后跟合计也知道,绝不是什么一般人。
更别说十来分钟以前,还刚刚用冲锋枪击落了一个同大队的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