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就是真诚。
完全是一副阐述事实的语气。
情报人员大致上分为两种,一种是秘密身份从事谍报工作,另一种是有公开身份从事谍报工作。
前一种一旦暴露就会被舍弃,几乎等同于消耗品。
这种人的脑子里,通常不会有多少干货。而且,所掌握的东西大多有极强的时效性。
从人被捕的一刻,本就不多的东西,又没用了大半。
就算攻破了心理防线,也只不过能得到他经手接触过的片段的线索和情报。
而第二种人就要重要多了,属于所属国家或组织不会轻易放弃,或者说抛弃的人。
人被捕了,对方会想尽办法的营救。
而我们呢,在“挖”空对方的脑子后,处于利益最大化的考量,把人移交给对方所属势力。
以换回我们的人,或是换一些其他方面的好处。
甚至有些比较罕见的时候,对方开出的加码要高于被俘谍报人员脑子里的干货。
我们权衡利弊后,甚至会放弃深挖,直接把人还回去。
这种事情在情报战中非常常见,尤其是国家层面的谍报交锋中。
除非被捕的人,干出了什么天怒人怨罪无可恕的事情。不然,不论哪个国家都不会把事情做绝。
毕竟人有失手马有失蹄的,“外派”人员被捕的事儿大家都有遇到的一天。与各国形成相关的默契,对自己人也是一种保护。
病床上躺着的那位,虽然模样瞅着惨了点儿,但话说的非常明白,典型是个懂“行”的。
面对这种情况,外勤队长确实有些折手。
因为对方说的没错,他虽然混了个队长的头衔,但在很多问题上,根本就没有决断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