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放映间里,刘毅迅速解下头盔和防刺背心。看到墙边柜子下面,摆着几双落着不少灰尘的旧球鞋。
拽出来后,找出一双看着大小合适的,换下了脚上的陆战靴。
一旁的047看着刘毅的动作,马上明白了用意,也快速卸下多余的装备减重。
两人很快轻装上阵爬进了吊顶内部,拉开距离小心的扒着承重框架,在蛛网、灰尘和让人牙酸的吱呀声中,慢慢靠近了北侧气窗。
气窗玻璃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淋,内外都蒙上了一层灰尘,不过和之前估计的一样,观测视野非常好。
一点点的挪到一处视野角度最好的窗扇后面,刘毅伸手大致擦了下玻璃内侧的浮灰。
退身坐在复杂的框架结构中,身体弯成“c”形,双腿岔开蹬住两侧比邻的框架。
老天帮忙,面前锈迹斑斑的一段角铁上,突出了一段粗螺丝,高度刚好可以用来架枪。
把vsk-94消声桶中断搭在螺丝的突出位置,拘枪通过调整身体躬度,锁定了近四百米外的目标窗口。
刘毅此时使用的瞄具,是专门为特等射手设计的pso-1m2。
照基础版除了做了一些精度优化外,附加了被动式红外线探测器,便于黑暗环境下狙击。
不过和其它低倍率战术瞄准镜一样,除了可以进行固定倍率调节外,既没有焦点调节功能,也没有视差补偿控制功能。
可以说,对于射手的弹道计算能力要求非常高。
不过,这次的狙击距离只有三百八十米,而且天气状况良好,基本不需要进行修正。
只是刘毅的视线要穿过瞄镜后,透过挂灰严重的气窗玻璃,再透过对面的窗玻璃捕捉目标房间内的情况,以便进行预瞄。
这个时候,047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他小心的挪到整排气窗的最右侧,那里有块玻璃破损了一角。
刘毅没法通过那小小的一块缺角瞄准,但他可以透过那处缺角观察目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