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节选出一段视野相对较好的地段,预先估算出两点间的距离,以及其它射击参数。
然后,边根据风速风向的变化修正诸元,边锁定观测区域,耐心的等候目标出现。
一切正如预料的一般,大约五分钟后,两个身影一前一后的出现在了刘毅预判区域的下端。
前方是拎着野牛的观察手,后面大约两米的位置,是背着v-94的狙击手。
为了保证狙击手的状态稳定,所以两人的行进速度不算快。
这给了刘毅充分的修正时间。
快速将瞄镜装到导轨上,卡紧锁死后,通过瞄镜视野,仔细观察与目标之间无规则飘散的冰晶。
左右打旋……斜上斜下……有快有慢。
凝神静气,由近至远一层层推远的同时,默默计算每一个冰晶弧线,所代表的乱流方向、强度,以及对弹道的影响。
加减加减、正负补差、修正、修正……
超过二十次的反复精确后,刘毅左手以极轻的力度,将瞄镜上方旋钮微调了半个刻度,又把左侧旋钮上调了一个刻度。
一丝一丝的将肩膀右提了一线,瞄镜十字套牢目标的侧背部,依照对方的行进方向,又缓缓上提了一个刻度。
标距显示,瞄镜距离目标,一千三百六十米,余三分之个标线刻度。
就在刘毅食指开始发力的一刻,空气中飞舞的冰晶轨迹大变。
风力增强了,引动着两个山隘之间的乱流,出现了新的变化。
而此刻,目标只要在向上步行七步左右,就穿过了整个登山线路中,遮挡最为稀疏的地段。
重新修正,寻找下一片有空档造成击杀的区域?
想法只在刘毅的脑子里过了一瞬,便被否决掉了。
右眼原本缩成一点的瞳孔,随着关注点位的变化,瞬间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