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紧时间吐纳一个小时,就可以基本休息过来。可谁成想,吃过早饭刚撂下筷子,就被带到了问询室。
刘毅本来就担心问询的过程中,因为思虑不周,中了对方的语言陷阱。
精神疲惫的状态下,这种担心就更为强烈了。
于是抓住机会,逼着姓曲的暂停问询,为自己争取到了几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姓曲的不是刘毅肚子里的蛔虫,所以只能忍下气闷,重新整理了下思路。
继续发问:“说一下你们遇袭的问题吧。
你在报告中提到,惊蛰小组组长判断,敌人拥有间谍卫星或是高空侦查设备,才会提前预知你们的穿插线路。
而你,为什么会认定发生了情报泄漏。”
“从出发地到预计机降场,因为飞行高度和地理环境的限制,直升机的行进不可能是直线的,而且途中有很多条线路可以选择。
敌人就算通过间谍卫星,或是高空侦查设备,发现了我们的移动方向是他们的老巢,也不可能精确的在半路上做出预伏。
所以,我判断发生情报泄漏的可能性更大。”
“那为什么在报告中,没有你向惊蛰小组组长阐述观点的记录。”姓曲的又问。
“因为这是我事后做出的判断。”刘毅回答。
姓曲的微微皱起了眉头:“为什么你当时没有做出判断,是没想到吗?”
“不!”刘毅否定,继而解释说:“丛林狼的雇佣兵部分,实力非常强大。他们完全有能力,在所有预判线路上同时做出部署。
所以,我当时认同惊蛰小组组长的判断。
行动后期,发现敌人巢穴防御空虚,我才对这个判断产生了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