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的几十个字,刘毅逐字读了三遍。最后视线落到了右下角的签名、日期和公章上。
说实话,心情是激动的。但理智告诉他,这个命令不能接受。
一组五个人,无论是资历、军衔,还是经验,刘毅的都是垫底的。他当组长,说实话,很难服众。
虽然有了这张命令纸,小组成员会服从。但毫无疑问,执行力度必然大打折扣。
就冲着一点,他就不适合做组长。
可就在刘毅打算说出拒绝的话时,他又迟疑了。
“不符合局势的判断”、“小组处于困境”,这两条限制条件说明,他拿出这张命令时,小组已然处于不利的境地。
甚至,是失败的边缘。
这说明那个时候的书生,已经或者正在做出带有严重错误的指令。
本就威望不足的他,在那种情况下,多半会遭到组内其他人的质疑。
命令就算强制执行下去,后果也不会太好。
再想一下组内的其它三人,和尚和种地的,无论性格还是个人风格,都不适合做组长。
大头是合适的,但他因为前次参赛失力,造成心里状况不稳定。
本身就是巨大隐患的情况下,显然也不适合承担组长的责任。
那么,小组内能做组长的,也就只有自己了。
想明白这些,刘毅将手中的命令,按照之前的折印折好,揣进兜里后,面色肃然的立正,向面前的司令员庄严敬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