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毅顺着他的视线看去,见一围着白围裙,虽然穿着军装,但肩膀上没有军衔的背影,正在面案前切馒头。
没错,确实是切馒头。
老百姓家里蒸馒头,都是用揉的。
但食堂因为量大,一个一个揉没有效率。
都是把和好的面揉成粗条,平放在面案子上,一刀一刀均匀的切成面团。
然后把切好的面团摆进蒸屉,进蒸箱蒸。时间到了之后,馒头也就做好了。
整个流程刘毅非常清楚,因为在集训队的时候,他见瘦猴做过。
刘毅从背影看出来,正在切馒头的那位岁数不小,判断应该是个管事儿的,便拎着包走了过去。
嘴里想打听一下司务长的办公室在哪儿,但话还没等说出口,便走神了。
他被切馒头那位的动作,给吸引住了。
刘毅见过瘦猴切馒头,除了和面讲究软硬适度外,切,是非常麻烦的一件事。
因为下刀之后,面会沾到菜刀上。
所以,每切两下,都要在刀面上蘸水。
可就算是蘸水,力度和速度一个拿捏不好,也依然会沾。而且,切出来的馒头还会被带的变型。
然而刘毅眼前的这位老兵,不但没有蘸水,动作还流畅、均匀的吓人。
每个呼吸都是均匀两刀下去,一条长长团条,几个呼吸后,就变成了一排整齐且均匀的个体。
这还不算什么,一刀一刀的切下去,居然完全听不到刀刃与案板接触后发出的声音。
如果不是眼睛能看到面团切口收缩后,显现出来的缝隙,刘毅一定会觉得对方下的刀,根本就没有切实。
卖油翁的课文刘毅学过,自然知道熟能生巧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