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情况,又与武田胜赖大相径庭了。
一年半之前,长宗我部元亲杀入九州的目的,固然是为了获取更多土地,但也打了“讨伐凶犯”的旗号。
现在由于中枢的变动,导致大友家成了“忠臣”,岛津家反沦为“恶贼”。人还是那些人,仗还是继续打,名头却完全换了。
面临如此戏剧性逆转,长宗我部元亲没有丝毫犹豫,没有半点抱怨,没有瞬间纠结,立刻就调转了枪口,开始联大友,讨岛津。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他对战国乱世的规则有着充分的理解,明白所谓的敌友关系都不会是绝对的。
但外人看起来,却是“尽忠职守”的表现无疑。
稍微想一想就知道,这么大的变动,无论内部的心态调节,还是外部的环境疏通,都是很麻烦的工作,绝不是换个口号那么简单的。
然后现在,长宗我部元亲唯一的诉求,就是支援他攻打九州罢了。
如何能不答应呢?
对此平手汎秀唯一的顾虑是,估计长宗我部元亲未必打得过岛津,特别是跟“原本历史”的“剧情”对比联想,便觉得有惨败预兆。
这值得一番思考。
于是,平手汎秀反复思考了许久,终于得到结论:就让他去吧,即便输了,甚至惨败,伤亡多少人,对天下大局其实不会有决定性的影响。
只是觉得如此英豪万一死了可惜。
但既然是主动相求……
最终平手汎秀命令已经在四国建立下许多人脉的浅野长吉居中协调,让诸外样以合适的方式去配合长宗我部元亲的行动。木下秀长作为北伊予代官刚站稳脚跟就别出人了,只负责后勤。
具体的战术指挥全部自主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