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此时,知客僧来报,道是孔颖达府中派来接卢鸿的马车已然到了。卢鸿一听,便起身向了然告辞,李泰也便告辞出来。了然也不相送,只是神秀陪了二人相送到院门口,宣声佛号便掩了门。还是知客僧相送二人到了寺门外,早见洗砚已经在门外候着。卢鸿便与李泰作别,随即上车,回转长安城中。
在车上,卢鸿又想起那卷《临河序》来。虽然卢鸿也多见晋人书迹,就算是二王手卷也见过几宗,却绝无如今日这卷这般精彩的。虽然看来写得随意疏狂,却笔法精气勃勃,真不愧游龙惊凤之谓。一边想着,一边手上不由自主的比划起来。虽然他只过眼几番,但此时想起来,笔迹便如在眼前一般,再细思其笔走龙蛇之态,心下大为钦服。
再想想也是好笑,往时自己见了宝贝,再无放过的道理,不管想什么办法,总要弄到手才好。不想今日是人家上赶着要送自己,自己倒不敢要了。不由摇头叹息,果然身不由己。魏王今日之行,不知是试探,还是收买。看来自己表现得太过,只怕以后还有得纠缠了。
山路不算是很好走,因
得甚慢。卢鸿在车上不由又想起今日射覆时以《归~之事。按说起卦本由《周易》之法所得,何以《归藏》解之亦有效验。难道此二者之间,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联系不成?
想到这里,卢鸿忍不住叫住马车,然后吩咐洗砚道:“洗砚,你且下去,帮我采些草茎来,我想起卦用。”此时没有草可用,也只得以寻常野草之茎代替了。
洗砚听了就跳下马车,此时正在山道之上,左方乃是矮崖,右方坡下一派野林,林外俱是荒草,甚是荒凉。洗砚跳到其中,选那长茎的野草,折了一抱回来。
到了车上,洗砚将这一抱草茎抱到车上对卢鸿道:“不知道少爷要用多少,看这一抱总够了吧?”
卢鸿看了不由笑骂道:“你这家伙全不读书,起卦哪有用这么多的?那《易经》少爷我也教过你的,不知道大衍之数是五十么?”
洗砚听了,笑嘻嘻地为卢鸿数草茎,一边数一边还说道:“少爷这可不怪我,前些时候听你讲易经,少爷可是说那河图中天一地一啥地,说天地之数是五十五。我怎么知道又变成五十了。”
卢鸿一听,不由呆住。按河图中所载,天地之数为五十五,但起卦为何要用五十舍一,以四十九根为用,历来都没有个明确的说法。有人道,起卦之法,本是天地之数减六。六为之数,只是为何要减去,便再无人能说清楚了。”
此时卢鸿却突然想起,那《周易》中的系辞方位本为后天,而所传的伏羲先天八卦方位与后天不同;莫非起卦所用之数,也不一定便用五十之数?若以五十五为起卦之数,依然以分二之法,而之以六,则其得数,自然是七或八,恰合《归藏》用七八之法。
再一想,卢鸿觉得大有可能。一分为二,本是象征太极分阴阳,其后若说分为四时,不如分更为合理。
所谓,便是上下左右前后方向。天地初判,阴阳乍分,之后出现的当然是空间,而不应该是时间四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