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印想了想,还是没有隐瞒,直接道:“本座以为,贤妃已经是弃子了,她背后的势力不一定有动。”
“弃、弃子?这是怎么说?”齐适之一惊,气息略有些紊乱。
“世子爷,寿康宫地牢那个局,以贤妃的谨慎是不应该犯的,但是阿宁夜去长春宫,这么明显有异的事情,她还是派人将阿宁掳走了。本座以为,她这么做,并不是为了阻止阿宁为皇上诊治而已。”
这个行事,可以看出贤妃急了乱了,所以才做了这样的糊涂事。
什么能让贤妃急了、乱了?宁可冒险将阿宁掳走?
他反复想起贤妃所做的那些事情,不断记忆与贤妃交手的点滴,便隐隐有了一个猜测:
贤妃和其背后的势力应当是有了矛盾……不,应该说是贤妃背后的势力在渐渐放弃贤妃。
最初的征兆,就是从他令人在寿康宫放了那截断刃开始。
这截断刃,是威胁是警醒,就是要为了让贤妃勿动的——想必贤妃及其背后的势力都很清楚,那个时候正是最该动的时候。
但是贤妃偏偏选择了不动,据宫中的缇骑所报,贤妃小心翼翼,显然是很惊慌害怕。
贤妃背后的势力在京郊农庄时曾与王白打成平手,可见本事非凡,这样的势力要想抓住在寿康宫放断刃的人,并不是困难的事情。
问题就在于寿康宫根本没有这样举动,贤妃甚至连局都没有布。
这个时候,他就在想为什么了,并且猜测这不是贤妃不动,而是贤妃背后的势力不动。
——换言之,贤妃是受制于其背后势力的。
贤妃是淳戎的公主,是淳戎唯一的皇族,如果贤妃背后的势力是来自淳戎,那么这样的势力应该为贤妃所用、听贤妃所指才是,贤妃怎么会受制呢?
所以他判断贤妃背后的势力并非来自淳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