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世栋站在最前面,旁边空着的位置,是给唐挽留的。
“汪老兄,好久不见,身体可见好?”唐挽一路向他走来,拱手行礼。双瑞亦步亦趋跟在后面,脸上挂着和自家主子一样春风和煦的笑容。
自唐挽上位后,汪世栋渐渐失去了李义的宠信,这大半年多半赋闲在家。毕竟是年近半百的人,很容易就显出疲态来。他今天听说李义回城,早早就出来迎候,无非是想给上官留个好印象。
“唐老弟惦记了。”汪世栋还礼,他仍是笑眉笑眼的模样,可如今见着唐挽,多加了几分忌惮。
后面众属官向唐挽问安,唐挽点点头,算作回应。
“老弟来得这么晚,就不怕错过了时辰?”汪世栋道。
唐挽一笑:“俗话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您看,我就赶得刚刚好。”
唐挽抬手一指,远处官道上,一架马车缓缓而来。官道在目尽出拐了个弯儿,弯儿里栽着一棵垂杨柳,巨大的柳树冠子垂到地面,将弯道那头的景物挡了个严严实实。待走近一些,才发现李义的马车之后,还跟着另一架马车。
马车缓缓停下。汪世栋已趋步上前,亲自打了帘,扶着李义下车。唐挽故意慢了他一步,只是站在车前,带领众官员见礼。
李义的目光却在第一时间找到了唐挽,对她说道:“快请钦差大人下车。”
原来后面那辆马车里坐的是钦差大人。
唐挽走向那辆马车,短短几步,心思已转了千道。大庸立国之初,法度荒废,故而时有钦差代天巡查。但由于钦差大臣权力过大,这一制度已渐渐荒废了。今日这位钦差是来做什么的?难道是冯楠那道密折起了作用?这钦差会不会就是冯楠呢?
未及细想,帘子已经从里面掀开了。一个男子从车内探出头来,看年龄已过不惑,白面青须,一双丹凤眼,眼尾上扬,很有几分忠义刚正之相。他捋了捋下颔的青须,对唐挽道:“这个后生,手臂借我一扶可好?”
唐挽呆了呆,肩膀一沉,那人已经扶着她的肩膀下了马车。
这个人,唐挽曾见过。他或许已经不记得唐挽了,可唐挽却深深记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