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杨海林点点头,瞟了身旁的万思依一眼,又与杨义说几句无关紧要的话。
万思依一点都不傻,知道这哥俩有私事要谈。既然杨海林给她面子,没有直接赶她出去,自己也不能不知趣。她忙起身说,头次来石府,让金贡金财陪着她出去转转。
当他们三人出去之后,杨海林想杨义开口道:“杀石前辈的凶手我正在查,以有些眉目,你放心,五哥一定要为石前辈报仇雪恨。”
“五哥,给你看杨东西。”杨义并没有急于询问线索,而是从怀中取出一封信和一本书,递给杨海林。“这本书是师傅临死时,让我从密室中取出交给你的,至于那封信,是石府留给我的,你也看看吧”说完,杨义低下头发呆。
杨海林微微一愣,低头看看手中之物。他先把那本书放到桌上,打开书信观看。
当他把信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后,又把它折好,递给杨义。
“你都知道了?”
“恩。”杨义接过信之后,点点头。
“那你想如何?”杨海林面无波澜地询问杨义。
杨义把信小心地揣入怀中,沉思片刻,抬头向杨海林问道:“五哥,我也不知道该如何,还请五哥指点。”
“那黄金令牌,我可以还给你,不过你这一生是不会有机遇的,你要相信五哥,我不会欺骗你。”杨海林说完之后,不再开口,端起茶杯喝了起来。
而杨义也陷入沉思当中,两个人都不说话。
原来石梁留给杨义的信里,不但提起石梁的真实身份,以及他所做的事情,而且还提起杨义的身份,杨义也是大元的后裔。
元朝的时代已经过去,这是历史的轨迹,不可逆转。即使明灭之后的大清朝,那也是满族人的天下,而蒙古族将永远地生活在草原上。
杨海林不想眼睁睁地看着,杨义也同他师傅一样的下场,真相敞开心扉劝解他一番,可那样就有效果吗?杨义是鞑子的后代,身上肩负着老祖宗的使命,这不是别人几句话就能让他放弃的,关键还得靠他自己去思考。
屋子里的气氛显得而外沉闷,杨海林没有去打断杨义的思考,而是拿起石梁给他的那本书翻看。
老子的《道德经》?杨海林前后翻翻也不见有异处,心中很纳闷,为何石梁留下这本书给自己?难道其中有什么秘密?杨海林不死心地又查看几遍,还是看不出门道,索性就一页一页的翻看起来。
字认识他,可杨海林却不认识字,不过他也看的不是字,而是走到窗前,把每一页都对着阳光,查看纸张。几页过后,杨海林终于发现了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