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与半夏一战,在所难免。
我以不惑战天顺——肩扛天地,声震人间。
满目疮痍的逍遥观内。
漫天巨石不断落下,遮了天幕。
天幕之下,金光大亮,道韵弥漫。
李三思手里握着明字卷天书,撕去一页又一页,不断随手抛出,荡起璀璨金光,随着金光的聚集,里面竟不断传出阵阵轻喃,有慷慨激昂的诵念诗词之声,有敦敦教导讲述道理之声,各种不知从何处传来的大道之音,交杂起来,散向人间,传入无数读书人的耳朵里。
他们如痴如醉,却又酣畅淋漓,像是费尽千辛万苦爬上了高山,终于看到了天边升起了朦胧晨曦。
好美的风景。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如此志向,方为读书人。
如此读书人,谁敢言其——百无一用?
半夏看着面色平静的李三思,头一次对这位年轻人起了敬重心思。
修行之路,达者为先,半夏境界虽远胜李三思,但半夏的志向,却远逊李三思。
偌大天下,无数年来,可真没几人成圣。
后辈惊艳,前辈自然欣慰。
半夏很欣慰,但他明白,即便他如何欣赏这位后生,两人之间的一战,也无法避免。
他不能死,他还要守护人间。
因此,李三思便只能去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