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小队不再对接个体村民由村长出人每家每户的做中转收集,再由村长带人挨家挨户的把村民需要的东西发下去。
开了明口他们就成了羊,他们口头上虽说不让任何人占任何便宜,但他们对村长拿过来的兑换比例几乎没什么反弹。
有了村长做居中调解效率和速度跟着上来同时也满足......
第24章(第2/6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了双方内心的公平度,村民希望得到更多不可再生的物资,他们有富裕就不会再压低价格。
村寨中的人粘合度很高人相对朴实肯干、但毕竟千人千面,也曾有村民奚落说闲话。说俞升他们既然是军队的人为什么不能免费给老百姓发放物资;又说什么他们的东西也都是在地上捡的,何必扣扣搜搜非得要他们亲手磨出来的甲壳粉之类的土特产。
这种论调说的人多了连兆青自己都会犹豫,认为他们是不是应该理所应当的将他们多余的物资直接发给缺少的人。
好在陈杰陈栗两人牙尖嘴利,陈栗直接冲到外面看着在他们骑楼下面讲闲话的人说“东西都是捡的,可那也是我们翻山越岭一步一步自己走出来的,不想换的也可以自己下去捡。”
一看有人反口说闲话的人就停了,又有人出来打圆场,两边哄着没闹出什么大的纷争。
即便有这点小插曲陈氏小队仍觉得这个村寨的人足够可爱,心思足够单纯,末世前天南地北游客和斤斤算计在旅游区做小买卖的经营者成了一家人。
一点儿闲言碎语就像是生活中的调剂品,若是谁真碰到了事儿需要搭把手,哪怕是碎嘴子的人也会伸手帮一把。
就如来了好几拨人给兆青他们送了不少他们自己做的工具,分享着他们做了一年得到的小窍门,加快了所有人磨粉制新金属的速度。
村寨人交换的物资大多都是末世前的包装食品和少量生活用品、调味品,一年多的临海生活让他们学会了提炼盐、自己做皂粉,基本生活被保障后纷纷想念曾经的一切。
由于生活在冲击波的高度内,让他们没办法看电视和电子产品,俞升挑了不少书籍送到村长处算是支持文化生活了。
陈杰现在会把......
第24章(第3/6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自己做出来的各种电子产品也放入陈栗的物空间内进行新金属特化,有的特化后会出现元器件的粘连无法使用,经过多次调试陈杰终于找到了相对合适的材料。
陈杰每天都埋头苦干更新所有他们生活中的电子产品,让各种手表、对讲机、甚至是平板手机在不损坏功能的情况下同时具备被雾空间特化的前提,成为冲击波下可持续使用的产品。
多次试验和了解陈栗雾空间的跃化取向也越来越清晰,所有军用武备都不需要更新材料,而其他生活工程用具则需要更新部分零部件,电子产品则是需要从里到外大换特换。
男人多少都会点儿修车的活儿但完全不够用来应付各种零部件的拆解和重铸,在需求的推动下陈阳、陈陌兄弟已经不得不走入了高阶汽修的学习中。好在男人天生喜欢摆弄这,日日忙得全身机油也乐在其中。
因为基础材料的更新让他们在村寨滞留的时间比在昆明城还要久,他们几乎将剑齿虎二代完全拆开,发动机和各种零部件换成由新材料再由雾空间继续特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