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很乱,发生了件大事。
一乃陈国皇后遇刺,群医束手策,用着各种珍贵药材吊着皇后一口气。而当时参与刺杀的刺客不论是否招出背后主谋,全被处以极刑,五马分尸而死。
二乃禹州闲王傅坤发动叛乱,自立为帝,发兵东陵。
乃沈茂统帅的沈家军,其副将杨林突然率五万沈家军攻打陈国边关,反被陈军歼灭了近四万沈家军,剑谷、安南两关皆被陈军趁势占领。两国交战,和平盟约就此作废。
当消息传回京城时,萧国整个朝堂都炸了。而萧景尚的表现相对比较镇定,只下了一道圣旨,捉拿叛将杨林,重新换了一名主将直接迎战。原以为会是陈国发兵萧国,没想到开端尽是如此,否则他绝不会让沈茂离开萧国,沈茂如今怕是早就困死在东陵了。
而陈国这边,部分主和派却认为虽是萧国主动挑起战争,但陈军首战告捷,又一鼓作气占领陈国两座重大军事边镇,让萧国意识到陈军骁勇善战,场战争持续下去,于谁都没好处。而今陈国正面临闲王叛乱之祸,内忧外患,极易损耗国力,不宜与萧国久耗。
若是求和止战,萧国必定会同意,想必短期内萧国定不敢对陈国发兵,趁此休养生息,亦可扬我陈国之大国风范。
傅之曜眸色无波无澜,表情地说道:“闲王不足为惧!萧国既已挑起两国战火,岂有不战而和的道理?当年陈国战败,在先帝手中失去的国土,朕会趁此机会一一将其拿回来!”
言罢,便将主张求和的臣子绑到正殿门外,当众杖笞十大板,自此人敢再议求和之事。
议完事,傅之曜便回了承明宫。
些天,殿内的血腥味渐渐消散,可汤药味却浓烈得久久不散。
她没有死,但也没有醒来,整整半个月都没有醒来。
当他刚推开殿门,叶风匆匆来报:“皇,查到了。”
傅之曜面色一沉。
原来,封后大典的刺客皆出自于闲王的手笔,而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混入宫里,却是暗中得了楚太后的帮助。
而那闲王也并非酒色之徒,外界传言的被酒色掏空了身体皆是假象,当年因受到前太子和王贵妃的迫害,才会在禹州韬光养晦。
殿前行刺,禹州叛乱……
傅之曜冷笑了声,拂袖去了长寿宫。
楚太后正在佛堂念经,殿内却突然冲进一队禁卫军,不由分说血洗了阖宫上下所有的宫人,转眼间,楚太后的近侍被诛杀殆尽,就当着她的面。
她怒得浑身发抖,看着面前狠绝情的年轻帝王,嘴唇蠕动了一下,却是什么都吐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