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华略微懂些针织技术,也看得出这些针织技术也只是平均线上,完全达不到顶尖。
可是,顶尖级别的针织女工,那是可遇不可求的。
好在袁华财力雄厚,为人又不太在乎眼前的蝇头小利,很快都城的手艺人都慢慢跟艺门签了合约。
在这样一个阶级分明的社会,袁华给社会底层的手艺人提供了一个既有稳定生活又有些脸面的工作,月例还能得到保证。
更重要的是,一家人都可以进入艺门做活,工作环境又颇为单纯,不需要再应付达官贵人了,一切都有清月公主在前面挡住了。
更好的是,袁华真的兑现了她的承诺,生老病死……死的情况倒是没有,病了艺门还管给手艺人看病,确定生病后,不仅月例不扣,还可以回家好好养病。
更不要说,如果针织女工一不小心有喜了,袁华还会征求她们的意见,要不要请假休息。
当然,若是有喜就请假,超过三个月的假期,月例自然会少一些的。
不过,若是生了孩子,可以有四个月的产假。
这真是个让人感动的规则啊,谁家还没个大小事的?
最开始只是针织女工,渐渐地,艺门便在都城传开了。
便是大户人家的丫头,渐渐生出一些向往了,若是能赎身多好啊,艺门……听说艺门里不会叫手艺人下作或者贱民的,艺门的手艺人不用想着如何讨主子们的欢心,每日里只需要安安静静地做些自己擅长的手艺便是了。
这种生活,听起来多么平静啊。
虽然大户人家的月例更高些……袁华免费派发的《大越吃瓜报》每隔三五日便会宣传一次艺门。
袁华宣传得十分隐晦,没事就夸夸艺门的哪位手艺人技艺十分了得,说些她们创作的故事,包括生病了什么的还坚守工作岗位,体现了每一个艺门手艺人高尚的创作精神。
顺便宣传了一下艺门的工作待遇。
大家都知道艺门的手艺人并不是技艺最为高超的那一拨,可袁华实在太会笼络人心了,手艺人不再称自己是手艺人,毕竟这个时代的手艺人那可都是贱民啊。
她们开始称呼自己是艺门人,跟艺门签订了长期合约的手艺人,跟其他在社会上的、在大户人家的手艺人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