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明道:“很多事听到见到事觉得难以置信,其实细细一想便能发现,早有迹象显现,只是被我们忽略罢了。”
刘培若有所思,脑海中闪过陈颍的种种事迹,仿佛有些明悟,为何只一年时间陈颍便能被程恪认可。
因为他们本就是同一类人。
……
陈颍带着竹砚安排好人手替李守义整顿府宅后,想起贾芸和倪二,决定过去瞧瞧。
到了地方,陈颍见到店门外停着好几辆马车,心中对贾芸他们升起一丝赞许。
如今修建省亲别院的人家差不多都已竣工了,店里还能有这么好的生意,显然是贾芸经营出来的。
忽地想起什么,陈颍转头看了眼街对面,嘴角微微一扬,回过头走入店中。
店内,贾芸正在与一位管家打扮的人交谈,忽然见到陈颍进来,瞬间愣住,然后惊喜不已,向那位管家告罪一声,便向陈颍迎上来。
“姑父,您来怎么也不提前与侄儿说一声。”
陈颍笑道:“提前告诉你了,说不定就看不到最真实的情况了。”
“你不必管我我,先去招待客人。”
贾芸坚持将陈颍送到后院,奉上茶水,才告退去处理生意。
不过盏茶功夫,贾芸便处理妥当,提前打烊。
几位客人心中纳闷这位年轻掌柜为何会叫另一名更年轻的少年为“姑父”,不过得到的实惠却是实实在在的,一个个笑意盈盈地与贾芸打招呼告辞。
“姑父,这是店里这段时间的账目。”贾芸抱着几本厚实的账本进来。
陈颍摆手道:“我不是来查账的,说了这店是给你练手的,是赚是赔并不重要。你且说说这段时间有何收获罢?”
贾芸忙笑道:“回姑父,这段时间,我用极为优惠的价格笼络了不少常客,虽然每单生意利润不多,但胜在数量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