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陈颍和那些人吃惊的点不同,在陈颍看来,水溶没有这样做的理由。
他不相信水溶会为了一个贾宝玉,在这个节骨眼上和贾家加深关系,他想顽贾宝玉有的是办法,不会失了智一样在这个时候和顺治帝作对。
联想到水溶将顺治帝赏的手串随手送给了贾宝玉,陈颍好像隐隐抓住了什么,可是又虚无缥缈,无法确定。
就在所有人都震惊于北静王府同贾家议亲的事情时,更大的事情发生了,这一下,各家都无法在置身事外乐呵呵地看戏了。
就在北静太妃到贾府议亲当天,贾琏竟去了户部,主动提出要归还祖上从户部所借的欠银。
主簿听闻此事,如何也不敢怠慢,连忙上报,层层上报之后,户部尚书崔振亲自接待了贾琏。
如今国库空虚,顺治帝都急的上火,崔振作为户部天官自然也承受着无比的压力。
如今突闻有勋贵子弟表示要主动归还欠银,可谓是喜从天降,崔振放下手中事务,刻不容缓地接见了贾琏。
这很可能是一个突破口,一个能追回所有欠银的突破口。
再三确认贾琏不是开顽笑后,崔振当着贾琏的面写了奏折,加盖印章,上疏为贾琏请功。
明着是给贾家请功,实则是要将此事盖棺定论,不容贾家反悔。
一旦奏折送到了顺治帝面前,一旦顺治帝的表彰昭告,贾家就只能硬着头皮还欠银,不止贾家,其他的勋贵、官员,但凡欠着户部银子的,都不得不还。
这也是张景仪此计中最精妙的一环,利用国库空虚这一点,就能让贾琏这个不掌权的贾家嫡系小辈代表贾府做出还银的决定。
而且事后还能让户部为贾琏分担一部分仇恨。
毕竟贾琏只是不懂事的意气之举,却被崔振这个老狐狸钻了空子,更可恨的是崔振。
此事一经传开,当真是石破天惊,整个京城都沸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