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周山是死物,如果是活物呢?活着的法器来封印盘古的神力,那么,还有谁能毁了去?
只缘于伏羲的这一念,三界之中,才有了王母和玉帝,有了她和他。
王母还记得,女娲造人,不全是排遣寂寞,只是为了创造她和玉帝,所作的尝试之一。那些凡人,虽然一无是处,但是,她也好,玉帝也好,最初的生存,却必须藉了那些凡人的肉身,以为炉鼎,慢慢壮大,以便成长到能完全封印住盘古神力的地步。
她和他都不会自主成长的,没有哪个法器,可以不藉外力,自由生长。
凡人,便是锻造她他的丹炉,而她或他幼年时的特异,却又令那一对凡人夫妻,所抚育的后代再不平凡。
或象她的兄长木公,仅仅因为朝夕的相处,便间接获得了无上的神通。
或象他的妹妹瑶姬,血脉传承下去,天生就拥有异于常人的法力。
而她和他的孩子,如果再和凡人结合,后代就会产生变异,就象织女的两个孩子那样,死后物化成异物。
如果那两个孩子再长大成人,再和凡人通婚,最终的结果,就是产下没有一点生命迹象的法器。
所以她憎恨阴阳交合,憎恨私欲恋情,憎恨这种基于血脉的传承。
只因她和他,只能徒劳地守护,在这个倾注了古神全部心血的世界里,面对着无数生命的更迭与辉煌,却永远不能拥有真正的存在。
她和他,甚至连木石都不如。
就算木石无知,但久久受日精月华薰陶,慢慢地,便会有了意识,修练出知觉和自我。从此不论得道成仙,还是沦落为妖鬼,因修行而获得的自我,都已成为真正的生命。
而她和他,能力来源于盘古神力,知识来源于古神封印,两者相辅相承,又相互钳制。
这种钳制的后果,便是她和他,能清楚地感受到所有生命的每一点丝微悲喜,也能清楚地明白,这悲喜代表什么,自己该作何应对。
但却永远不能体会到这些悲喜的具体感觉。
所以注定是死物,无论守护着三界的生命多少年,她和他,永远只能是,无从拥有情感的死物。
只不过,女娲的修为既逊于伏羲,在抵销盘古神力负面的影响时,终还是略有一丝破绽。
那就是盘古神力中,未完全消泯去的,对生命的憎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