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这地方的风水,倒也不能算是大凶,应该是,短居则吉,久居则凶。说白了,这地方适合做生意,但不适合安家。”
实用似乎有些好奇了:“你还懂风水?我要是没记错的话,老仉家应该没有风水方面的传承吧。”
我避开了这个话题,朝周围撒望了两眼,问实用:“来这儿买早点的,都是粮局的老人吧?”
实用朝左手边的胡同伸了伸胳膊,示意我进去,随后又边走边说:“前几年这地方没什么名声,过来照顾生意的顾主,大多都是粮局的老人,哦,还有一些是在粮局大院里长大的孩子。最近几年大院打出了名气,顾客多了,人也杂了。”
进了胡同,依然能看到道路深处盘踞着一股浓郁的阴气,这不过这道阴气滞而不聚,对常人几乎没有威胁。
要是我没估计错的话,落户在大院里的各个店面,营业时间一般不会超过晚上十一点,毕竟老路深处的阴气再怎么散乱,到了子时,终归还是会聚拢起来,到了那时候,胡同里十有八九会有邪祟出没。
说起来,敢在这种地方开店的人,要么胆子够大,要么,就是和老巷子一样,都是些混迹在行当边缘的半门清。
想到这,我不由地感慨了一句:“渤海湾的水,确实够深的啊。”
实用无奈地叹了口气:“生活不易啊,大家都是混口饭吃而已,渤海湾有仉家罩着,比别的地方安生一些,聚拢在这里的人,自然也就多一些。”
听他着意思,在大院里开店的人,确实有不少是半门清出身。
“哟,王大爷,这么早啊。”
刚拐过一条弯路,就有一个手里拎着篮子的老大爷迎面走了过来,实用一看到他,就赶紧打招呼。
对方看到实用,也堆起了一脸的笑容:“这不等着你打火烧呢么,你今天来得有点晚了啊。”
“睡过了,睡过了。”实用一边说着,一边带着我进了离拐角不远的院门。
从院子外面看,这就是一座普通的小平房,可进了门,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
一进门,就看到院子当中的位置立着块简陋的木招牌,上刻五个字:“石家老店。”,对,就是石家,不是实家。
而围靠在招牌周围的,则是十几张纯木打造的餐桌,此时已经有不少人在座位上等着了,一看实用进来,就问他今天怎么来晚了,第一炉火烧什么时候出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