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庄园的路上,秦怀道忍不住问道:“赵先生,花月姑娘都愿意出阁了,你怎么?”
“你懂什么?”
赵尘瞥了秦怀道一眼:“难道本驸马,就真的是此等好色之人?能不能眼界再稍微高一点?”
秦怀道被训斥了一下,只能是哦了一声。
“处默,你们明天找几个人,去把那个吐蕃人给我盯着,每天他做了什么我都要知道,就连一天上了几次茅房,都要记得清清楚楚,知道吗?”
“是。”
赵尘负着双手,现在大唐还腾不出手来,没法对吐蕃用兵,吐蕃和大唐差不多是占据了一半的吐谷浑,他可不想将吐蕃留到后世解决,要解决肯定就是趁着现在解决。
按照赵尘的估算,差不多要等个一两年,就适合开战了。
与此同时,赵尘这一首《春江花月夜》,还有在画舫里发生的事,如同长了脚一样,几乎是半夜之间,就跑遍了整个长安城。
这也是因为,单单有一样《长安日报》没法满足长安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所以一些民间创办的小报,应运而生。
朝廷之前虽然有说是报纸独占,不过新闻寺的监管功能暂不完善,再有一点就是,小报还称不上是报纸,只能算是读物,而且很多小报,主要记载的也不是时政,而是各种各样的小说和八卦。
比如说仿造《西游记》写的小说《东游记》,还有《夜游记》,紧接着又出现了古代言情题材,《才女传》、《西厢那头不得不说的故事》、《霸道姑爷爱上我》。
八卦方面,则像是赵尘在春江楼的事迹,几乎是直接被采写,而且传得神乎其神。
“就在那吐蕃壮汉淫笑着要向花月姑娘伸出手时,我大唐当朝驸马一声大喝,真当我大唐无人了吗?随后奋笔疾书,据在场之人所说,当时那是风云雷动,紫气东来......”
长安城某处,一些百姓拿着刚出炉的小报话本看得津津有味。